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成安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19 10:4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B.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C.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D.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职,《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 “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 ,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 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D.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2)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姑苏有赠
俞德邻①
画接珠翠列娉婷,辽鹤②重来失故城。
商女不知宁有恨,徐娘半老尚多情。
一帘花雨谈幽梦,双桨莼③波急去程。
却倚阊门④重⑤回首,笳声呜咽暮云横。
     【注释】①俞德邻(1232~1293):宋末元初诗人。本诗是元朝初年作者赠歌伎之作。②辽鹤:《搜神后记》载,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成仙后化成鹤回到故乡。③莼:莼菜,又名水葵、马蹄草等,吴地水中多莼。可以作羹,其味鲜美。这种莼羹曾引起西晋诗人张翰的故园之思。④阊门:姑苏城的西门。⑤重:读zhòng,难,困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商女不知宁有恨”,承起句而来,化用杜牧《泊秦淮》的诗意,直接表达出对没有亡国之恨的“商女”的强烈批判之情。
B.首联诗人写在画楼里见到了佩珠戴翠的娇娘,接着用丁令威这则神话,抒发感慨,主要反映了诗人渴求解脱苦难的愿望。
C.尾联以景结情,寓情于景。“笳声呜咽”凄凉哀怨,暮云横飞纷乱压抑,通过营造凄凉萧瑟的意境,传达出作者的哀伤悲切。
D.颈联“一帘花雨谈幽梦”,紧承上句,点明了来游的时间和事件。“幽梦”是指从前的欢乐情景,今夕话旧,恍惚如梦。
E.本诗是作者赠歌伎之作,花月之缘只为载体,写得凄怆悲慨,又大量用典,语意浅显,明白如话,在遗民诗中算是有深度的作品。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苦闷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各行各业都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否则饔飧不继,定会影响行业的正向发展。
     ②公园里热闹非凡,游客们三五成群,衣着光鲜,笑容灿烂,而在公园一角,一个男子却衣冠楚楚,显得格格不入。
     ③要深入了解发展与环保彼此之间复杂的关系,并避免治丝益棼,相关部门应该从效益好但能耗大的企业着手调研。
     ④出版公司准备出版一本《郑愁予诗集》,我乐于为它作评,不敢奢望探骊得珠,只希望能贡献绵薄之力。
     ⑤民族文化艺术节上舞蹈《百鸟朝凤》的演员们个个浓墨重彩,衣着鲜艳, 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
     ⑥本着勤俭求真的精神,本次大会发生了新的变化:会场布置简单;会议流程简洁;代表讲话重点突出,要言不烦。
A. ①②⑤             B. ①⑤⑥             C.③④⑥             D. ②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在遭遇电信欺诈后当事人应积极采取措施,第一时间给银行官方客服打电话说明情况,并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以防止损失进一步提高。
D.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和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19.“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得很隐秘/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下列歌词,也达到这种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3分)
A. 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
B. 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总是准时到达     
C. 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
D. 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是苦苦隐藏的心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①          。学习古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         ②          。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
      ③       。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21.阅读《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婉拒舅母请吃饭的一段话,请参照①的方式,完成题目,答案不超过25个字。(5分)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
  黛玉短短几句话能获得邢夫人微笑赞许的原因是:
(1)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
(爱惜赐饭,原不应辞)
(2)
(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3)
(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上海16岁女生武亦姝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实际的学习中,武亦姝不但能背诵两千首古诗词,而且文理均衡。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5分。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质疑: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
  根据材料,从你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历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