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陕西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21 09:23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A  (“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不当,由原文可知“夏历”“农历”俗称“阴历”“旧历”,是“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2.答案C.分析:C项偷换概念,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首先,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而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可能与现在不同;其次,《淮南子》中记载的只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这种情况。
3.  答案D项.试题分析:A项,原文“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
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
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分为“72物候”不符合文
意B项强加因果,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由原文可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体系“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C项“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为“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并不是根据“月亮一年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
4.C(村民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属于无中生有)
5. A、D(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4分)(B项,从材料开头看,“鲢鱼、鲫鱼、鲤鱼”都有,并非只有“红鲤鱼”;C项,原文是李银行举起大鱼“大声喊着”,既不是李民中喊得,也不能说“难以言表”;E项,“村支书对此很伤心难过”说法牵强)
6. ①单靠别人的帮忙资助甚至烧香拜佛摆脱不了贫困的现状,要脱贫致富,关键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
②经济上脱贫,首先要思想、智力上脱贫,发扬勤劳致富精神。
③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要靠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并借助外部力量走共同致富之路。
④要致富就要既经得起成功,又受得住失败,要鼓足干劲,艰苦奋斗。(每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四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7.BE。(一项3分,两项得5分)A项“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错;C项“倒叙方式”有误;D项“说明中年男子工作压力大,患病不轻”不对。
8.答:①他是一个面黄肌瘦,衣衫不整,经济状况不好的强盗。②他人到中年,手痒难耐,重抄强盗旧业便心慌慌的人。③他还是一个被医生盘剥,将“血汗钱”洗劫一空的人。(一点2分,两点4分)
9.答:①一是身份对比,医生与强盗,居然是“同行”,这看起来很荒诞,其实却深刻反映出当今某些令人吃惊的社会现象。
②二是动作神态对比,一个是“靠在椅背上,中跷着二郎腿,一报在手,静候患者”,一个却“面黄肌瘦,衣衫不整,精神有些恍惚”;一个是“心不在焉”“厉声厉色”,一个是“毕恭毕敬”“心甘情愿”。
③专业形成对比,医生在无影灯下用手术刀“冠冕堂皇、和颜悦色地”收取红包,强盗在没有灯处用切菜刀“躲躲闪闪”“横眉怒目”地敛财;医生是看红包的大小,治病救人,强盗是看钱物的多少,治人救钱;
④穿着形成对比:医生从上到下穿的是一身白大褂,强盗从下到上穿的是黑裤衣。
小说正是在层层对比中,既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又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医生与强盗,居然是“同行”,这看起来很荒诞,其实却深刻反映出当今某些令人吃惊的社会现象。(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10.解析: 遮,拦住。答案: C
11.解析: “之”为“追”的宾语,“战死”为“韩延年”的谓语,其后应断开。“曰”为“说”的意思,其后应断开,“陛下”为“报”的宾语,其后应断开。答案: D
12.解析: “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应为“李陵被迫投降后,其部下仅有四百余人逃回塞内”。答案: C
13.翻译
(1)秦王召唤主管版图的官吏来察看地图,指划着从这里到那里十五座城给赵国。(补出主语秦王、有司、案、指、从此以往,各1分。)
( 2)不知道停顿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道理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或、师、不、小和大词类活用,各1分。)
14.CE。(C、不给他们洗换的征衣错,“年年”, “如故” 言守边之久,归期遥遥,思乡更甚。E、不是词人亲身经历,是听戍边者言。答C 3分,答E 2分)
15.答:①本词书写了戍边士卒的怀乡之情(2分)。②词的上片,通过写野日、黄云、胡笳等典型的边塞物事的描绘,表达了士兵们思 念家乡,却年复一年,依然戍守边关不得归家的无奈之情。(2分)③词的下片以怨责的语气说出不能归家的原因,即“君恩不到边庭”;归期遥遥,士卒的怀乡之情更甚。(2分)
16.(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7解析: A项,“丈人”古义是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是岳父。B项,“成就”古义是栽培,提拔;今义是事业上的大成绩。C项,“春秋”古义是年龄;今义是季节,春季和秋季。答案: D
18.解析: B.“征”应为“应验”的意思。答案: B
19. 答案 C 视:看
20.(诗句可以少于7个字;任选三句作答;5分)
参考答案:①花间一壶酒;花重锦官城;花谢花飞飞满天②春花秋月何时了;迷花倚石忽已暝;杨花落尽子规啼;桃花落,闲池阁;③春江花朝秋月夜;感时花溅泪④枫叶荻花秋瑟瑟;满地黄花堆积;日出江花红胜火;人比黄花瘦⑤间关莺语花底滑;⑦隔江犹唱后庭花;霜叶红于二月花;春城无处不飞花;朱雀桥边野草花。
21.【答案】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22.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2016年11月初的社会热点,其实“小马云”2015年就已经在网络上被人熟知,阿里巴巴在今年“双11”期间的回应,让他真正走到亿万国人面前,这再一次把我们的目光引向贫困儿童,引向现在的救助制度。
分析材料
作文类型: 事件+观点型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 材料涉及对象: 范小勤、“有的人”—— 真心实意献爱心的;商业炒作增加话题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马云事件实际上在揭示 什么问题?
观点: 1、从整体看:辩证看待小马云事件 的走红; 2、从小马云角度,关注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 3、从“有的人”角度,伪慈善的危害
审题方法总结: 1、分析材料的主要中心事件2、围绕此事件或现象表明你对此的看法,态度越鲜明越好。 而这个看法应该说明理由(为什么是对的或是错的), 揭示原因、本质, 它有怎样的影响(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精神道德 的……),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做——怎么办,提出建议、解决方法或 具体的做法。 ? 3、材料中有观点的,直接赞成或否定某一观点即可。 ★注意: ? 1、就事论事——不脱离材料内容写作 ? 2、例子要在范围内——与材料类似:同类对象或同类事件!
立意角度:①“小马云”的背后是沉重的现实——贫困;关注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小马云”需要的是良好的教 育与舒适的成长环境;②改变他们的未来,需要长效的机制;③伪善实为真恶,是对“小马云”的伤害,也是对社会文明的挑战;④少一份虚伪,多一份真情;等等。
可从……浮躁和伪善…… 被过度消费……是长效的 教育机制和完善的救助制 度着手,拨开现象的迷雾, 抓住问题实质,展开立论。

[参考译文]
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精兵五千人,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领三万 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头请求说:“臣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力可扼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来分散单于兵力。”武帝说:“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
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和单于军队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李陵搏战攻击,千箭齐发,敌兵中箭倒下。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召集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  第二天再战,斩杀三千多敌人。单于命他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步行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敌几千人,趁机连发弩箭射单于,单于下山逃跑。李陵军队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又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军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恰逢李陵军中的军侯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李陵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单于非常高兴,让军队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汉军向南行进,士兵还剩三千多,空手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拿着短刀,到山下,单于军队拦住了他们的退路,凭借险要地势扔石块,很多士兵被砸死,不能行进。黄昏后,李陵叹息说:“我不战死,不是壮士。再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脱,可现在没有武器再战,不如分散开,还会有逃回去报告皇上的人。”夜半时分,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几名壮士跟随他们。  几千匈奴骑兵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有脸面去见陛下呀!”于是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多人。
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司马迁极力辩解说:“李陵常常奋不顾身来赴国危难。率领的步兵人数不满五千,搏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武帝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把他下狱施以腐刑。  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