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2-09 11:28

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桃和柳是中国文化传统辛的两个重要意象。二者都既意指优秀品德,如清高、知恩图报等;也意指卑劣品德,如轻浮与依势。因此,桃与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同义关系,正是这种同义关系,形成了“桃柳不相离”的文化传统。
然而,桃与柳的意象在文化品格上却迥然有别,它们都有俗和雅双重品格,但比较而言,桃更接近俗,柳更接近雅。柳意象有“离别不舍”“怀乡思人”“感怀愁绪”的语义指向,这三种意义指向的不是世俗的生活空间,而是高雅的艺术空间。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李叔同的“晚风拂柳笛声残”,柳意象表现的是高雅的离别。从萧绎的“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到周志蕙的“丝丝愁绪随风乱,灌濯半姿著雨妍”,游子怀乡成了文人恒久的主题。从白居易“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到程垓的“莫道絮粘泥,絮飞魂亦飞”,柳是诗人抒写世事变迁和情感坎坷的工具,是诗人托物言志的载体。桃意象恰恰缺少上述三种品格,而更多地与世俗之物联系在一起。桃在古人看来能够延年益寿,因此被赋予“仙寿”的文化意义。同时,古人认为桃乃五木之精,能镇压邪气,制服百鬼。因此,桃被赋予趋福避祸的文化意义。可见,柳与高雅的精神追求相关,而桃与世俗的物质追求相关。
桃和柳都具有生活与审美的双重品格,但比较而言,桃与生活世界接近,柳与审美世界接近。桃和日常生活的关联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桃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其成为文化意象的基础。桃可以“食之不饥”,从而成为具有神圣意义的仙桃。其次,桃与各种民俗活动相关。古人要在大年初一“饮桃汤”,在寒食节喝“桃花粥”,女子婚后如果长时间不孕,会到庙里祈福,采摘庙内“面桃树”上的桃子食用。最后,民间俗语中多有“桃”,如春水被称为“桃花水”“桃花浪”,女性的青春期被称为“桃李年”,胭脂被称为“桃花粉”,用胭脂化的妆叫“桃花妆”等。不可否认,柳在这三方面也有密切的关联,但“柳得到的美学评价週异于桃”。中国文学始终偏爱、执着于柳。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柳这一意象出现之频繁,含义之丰富,流播之广远,远超其他意象。从《诗经》中的四首言柳诗,到历代难以计数的咏柳诗和柳赋,再到元杂剧和明清小说对柳的咏叹,甚至在当代,柳也是中国文学审美世界的一个代表符号。
总之,桃与柳虽然都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和文化符号,但二者具有迥然有别的文化品格。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种雅俗之别显然有高下之分。
(严小香《桃与柳的二难选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俗柳雅,桃接近生活世界,桃接近审美世界,两者相反相成,形成了不相分离的文化传统。
B.古人认为桃能延年益寿、柳能纾解离愁,二者虽然品格不同,却都是古诗文常见的重要意象。
C.柳被陚予了比桃更多的艺术属性,故于诗文中多见之;桃则更具世俗性,日常生活中多见之。
D.寒食节喝“桃花粥”、春水被称为“桃花水”、女性食用庙里的桃,都能说明桃与民俗活动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先概括指出了桃和柳在文化意象上的相同点,然后分析了它们文化品格的不同。
B.文章引用《诗经》、李叔同、萧绎等的诗句,论证了柳可表达怀乡思人之情的观点。
C.文章主体部分是阐述桃与柳不同的文化品格,行文中多处运用了引用和对比的手法。
D.文章从食药用价值、民俗活动、民间俗语三个角度分析了“桃”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是古诗文中最重要的意象,故而从先秦到明清小说,它屡屡出现,一直受到文人钟爱。
B.桃被賦予驱鬼避邪的文化功能,可能源于古人认为桃是五木之精、能够镇压邪气的观点。
C.桃与柳的意象都有双重品格,由于它们所代表的指向不同就有了偏髙雅与偏世俗的区别。
D.中国文学源头《诗经》的四首言柳诗,证明柳是文化传统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和文化符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支撑
高军
早春,在山区里,风还是咬人的,但是二蛋和小春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冷,他俩扛着自制的红缨枪在这座草房前站着,警惕地盯着四周。
草房里不久前住进一位姓胡的首长。二蛋是一个很机灵的孩子,他叫上好朋友小春就自觉地站岗了。
“哗啦一一扑腾!”突然从草房里传出奇怪的声音。他们快速地跑进去,就看到姓胡的首长神态自若地正在拍打着屁股上沾的尘土,黄色的尘埃在空中飞扬,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让人有一种想打喷嚏的感觉;几块石头凌乱地躺在地上,二蛋家的那个三条腿的板凳斜歪着,好似正在龇牙咧嘴、吸吸溜溜着的样子。
胡首长平静地看了他们一眼,自嘲地微微一笑,摆摆手示意没什么,然后就弯下腰,双手搬动石块,向上摞着。由于石头并不规则,很难摞稳当,所以半天才摞好。接着他又扶起那个三条腿的板凳,支撑了上去,这个板凳就又可以坐人了。
二蛋和小春一直愣愣的,眼睁睁地看着胡首长自己把这一切做好。
胡首长看了他俩一眼,平静地坐下,又开始认真地处理文件了。
他俩悄悄地退出去。半天,什么也没说,但心里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又过了一会儿,二蛋趴在小春的耳边说了一句什么,小春点头,然后两人就走了。
日头在头顶照着,乍暖还寒的风吹着,周围的树木伸出嫩嫩的枝叶轻轻摆动着。
半天的工夫,二蛋和小春兴冲冲地抬着一把太师椅回来了,他俩的小脸上满是汗水,但眉眼间的高兴劲儿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同志,”二蛋学着大人的样子招呼道,“你,坐这个,这个结实,坐着安稳。”
姓胡的首长一激灵,站起来,由于没怎么注意他那座位,加上起身太快,他坐的板凳又歪倒了。
对这一切,胡首长并没在意,眼睛认真地盯着太师椅,神情逐渐严肃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呀?”他一说话,二蛋和小春就又听到了这同志撇着的腔调,很好听的。二蛋抬头看着他的脸,好像没有刚才那么严肃了,很和蔼的,就咧咧嘴,露出洁白的虎牙:“俺俩去大地主朱老五家借的。”
“借来给我坐?”胡首长稍稍歪着头,指着自己的下巴颏问道。
“是呀是呀,你看俺家就这么个破板凳,还得用石头支撑着,一不小心就歪倒了。”二蛋就像大人似的,用右手拍拍椅子面你看看,坐这个多安稳呀。”
“嗯嗯。”首长笑笑,“我看不一定,坐不好恐怕更不安稳噢。”
二蛋和小春有些糊涂了,不解地眨巴着眼睛。
“一切为了抗战,对地主我们也欢迎他们抗日,不要损害他们的利益噢。”他搬起椅子,“好沉哪!所以,这椅子我不能坐。走吧,我们给他送回去。”
二蛋噘起了嘴哼,这些狗地主,都该斗争。不就是坐坐他的破椅子嘛。”
“你这个小同志呀,这椅子破吗?嘿,走吧,前边给我带路。”胡首长在头里大步走出了门。二蛋和小春只好赶紧跑上前去,抬着椅子,去还给朱老五。
走进朱老五家的大门,就见朱老五的脸色正难看着,直直地盯着堂屋正面的八仙桌旁边空着的地方生气呢。
“我是来赔礼道歉的,老先生。”胡首长放下椅子,握住朱老五的手说,“这两个小伢子,来向你借椅子给我坐,其实我有座位,所以来奉还。打搅了,对不起了。”
朱老五的脸上马上放晴了,堆着笑不就一把椅子嘛,首长坐就是了。”
告别朱老五,胡首长健步走回来。进了草房,就躬下身子支撑自己的座位。二蛋和小春也赶紧跑上前去搬起石头向上摞着。不一会儿,座位就弄好了。胡首长稳稳地坐下,又忙起他的工作来。
几天后,朱老五送来六十支枪,说是支持共产党抗战的。
此后,朱老五经常给共产党的军队送这送那的,成了著名的开明士绅。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蛋的身份是普通百姓,而且是孩子,他的所作所为,一方面反映出共产党人发动全民抗战的彻底性,另一方面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小说写那条三条腿板凳“龇牙咧嘴、吸吸溜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板凳的寒碜,写出了二蛋家的贫穷,更表现了胡首长工作条件的艰苦。
C.“日头在头顶照着,乍暖还寒的风吹着”是景物描写,它写出了故事发生时的自然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烘托了胡首长的形象。
D.最后两个自然段是故事的尾声,它表面是写朱老五思想和行动的转变,实际上却是表明胡首长处理借椅子这件事的做法产生了很好的作用。
5.小说题目“支撑”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括。(5分)
6.一般认为胡首长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试陈述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5年4月7日,我国住建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建的41个项目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专项试点。截至2015年底,我国智慧城市已经达到386个,其中省级和副省级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预计在今明两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该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有望在2020年前后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地区。


(2017年10月12日“前瞻网”)
材料二: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繁杂、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和时间跨度长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从提出以来就一直存在建设模式、资金投入、运营方式等难点。智慧城市投资巨大的特点与政府有限财政预算资源的冲突,促使公共部门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私营机构参与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使用者付费和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投资回报,从而以有限的財政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效率。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PPP相关政策文件,鼓励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社会资本对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这样既可解决财政资金限制的问题,还有助于发掘学术界的创造力和卓越研究能力,并鼓励工商界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上进行创新和投资。
(2017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
材料三
2014年被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元年。作为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在新型城镇化一线探索多年的实践者,孙荫环表示,建立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遥感遥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智慧城市,不仅可以带来研发、生产、管理、服务效率的提高,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生产生活要素有机组合,使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向乡镇延伸和覆盖,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产业结构更加高效,城乡发展更加均衡,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内涵。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与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不相适应的是,在国家层面缺少有关‘智慧中国’的顶层设计,许多人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和模式并不清晰,标准和规范尚不统一,致使有的地方财政盲目投资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为此,孙荫环建议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使智慧城市真正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与城市总体规划合一,把握好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孙荫环指出,时下有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盲目模仿其他城市,跟风建设,甚至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2015年3月3日“中国青年网”)
7.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迅速推进,到2020年前后即可覆盖全国所有地区。
B.目前,我国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主要体现在物流、政务、建筑、交通、医疗、家居等方面。
C.社会资本进人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对工商界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上进行创新颇有帮助。
D.促进生产、管理、服务效率的提髙,让城乡发展更均衡,都是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益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丨5分1
A.在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的情况下,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比例可能增长到百分之百,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比例也将大幅度提高。
B.2014年被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元年,到2018年和2019年,其建设速度将比以前更快,原因在于届时其建设可能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C.国家出台了一些PPP相关政策文件,旨在解决智慧城市建设模式、资金投入、运营方式等难点,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效率。
D.有些地方财政盲目投资,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与资源大量浪费,原因在于缺少国家层面的统筹,而且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的不统一。
E.盲目模仿、跟风建设、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等,都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不解决,就很难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内涵。
9.从后两则材料看,智慧城市建设要得到健康发展,需要怎样做?请概括作答。(4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