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11 09:09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元轨,武德六年始王蜀,后徙吴。多材艺,高祖爱之。太宗尝问群臣曰:”朕子弟孰贤?”魏微曰:”臣愚不尽知其能,唯吴王数与臣言,未尝不自失。”帝曰:”朕亦器之,然卿以为前代孰比?”对曰:”经学文雅,汉河间、东平也。”帝由是遇益厚。诏纳微女为妃。尝从猎,遇群豕,帝使射之,苦不虚毂,豕为尽。帝抚其背曰:“尔艺过人,顾今无所施。方天下未定,得若岂不用乎?”贞观七年,为寿州刺史。高祖崩,去官,毁瘠甚,服除,遂菜食布衣终身,至忌日,辄累昼不食。十年,徙霍王,历绛、徐、定三州刺史,实封至千户。所至闭阁读书,以吏事委长史,谦慎未尝与物忤。数引见处士刘玄平,为布衣交。或问王所长于玄平答曰无长问者不解玄平曰人有短所以见长若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突厥寇定州,元轨令开城门,偃旗帜,虏疑,不敢入,夜遁。州人李嘉运潜结贼,诏穷诛支党,元轨以寇近且强,人心危,但杀嘉运,余无所诘,因自劾。帝喜曰:”朕固悔之。非王之明,几失定州矣。”王文操者,与贼战,败,二子凤、贤更以身蔽父,得全,二子死。县抑不为言,元轨廉知之,遣使吊祭,上其事。诏赠凤、贤朝散大夫,旌礼其闾。元轨每朝,数上疏陈得失,多所裨正,帝尊重之,有大事,常密驿咨逮。帝崩,与侍中刘齐贤同知山陵事。元轨淹练故事,齐贤叹曰:“是非吾等及已!”尝遣国令督封租,令请贸易取赢,答曰:“汝当正吾失,反訹吾以利邪?”不纳。越王败,徒黔州,薨。
(节选自《新唐书李元轨传》)
【注】指汉代的河间王、东平王,他们都好经学。菩(kuò):箭尾,即射箭时搭在弓弦上的部分。訹(xù):引诱,诱惑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问王所长于玄平/答曰/无长/问者不解玄平/曰/人有短所以见/长若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
B.或问王所长于玄平/答曰/无长/问者不解/玄平曰/人有短所以见/长若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
C.或问王所长于玄平/答曰/无长/问者不解/玄平曰/人有短/所以见长/若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
D.或问王所长于玄平/答曰/无长/问者不解玄平/曰/人有短/所以见长/若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朕是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前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秦始皇开始专用作皇帝自称。
B.忌日一般指父母及其他亲属等去世的日子,忌日当天因禁忌饮酒、作乐等事,故称。
C.实封是食邑制度之一,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唯加实封者,才能享有封地的租税。
D.山陵既有山岳的意思,旧时也指皇帝或妃嫔、大臣的坟墓,文中指皇帝的陵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元轨箭法高超,得到夸奖。他曾经跟随太宗皇帝外出打猎,将一群野猪全部射杀,百发百中,因此受到了皇帝的夸赞。
B.李元轨精通经学,为人至孝。在魏徵看来,他的经学文才就是前代先贤也比不上;高祖去世,他离官守丧,并以终身吃素穿布衣等寄托哀悼之情。
C.李元轨富于谋略,稳定局势。突厥侵犯定州,他巧设计策,令敌人不战而逃;为了稳定民心,他违背皇上旨意,只杀李嘉运一人,从而保全了定州。
D.李元轨熟知典礼,不谋私利。他熟悉各种典章制度、朝廷礼仪使刘齐贤自叹不如;面对国令想用租赋经商谋利的建议,他予以拒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所至闭阁读书,以吏事委长史,谦慎未尝与物忤。
(2)县抑不为言,元轨廉知之,遣使吊祭,上其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李白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
我心还不浅,怀古醉余觞。
【注】)宋中丞名宋若思,曾为李白主持公道,将李白从监狱释放。庾公即东晋名士庾亮,曾任武昌太尉。《世说新语》记载,庾亮的属官殷浩等人登上南楼和着音乐吟咏,听到庾亮来了,各位属员想起身避开,庾亮慢悠悠地说:“诸位先生请稍留步,老夫在这方面兴致也不浅。”于是便坐在胡床上与众人吟咏欢笑。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活动,“怀古”二字点明诗歌的题材为怀古类诗歌。
B.首句实写南楼清爽的夜色美景,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环境,有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C.次句使用夸张手法,写天下风流人士都聚集到武昌,从中可见一代诗仙独有的人格魅力。
D.颔联使用典故,借历史上庾亮的风流、潇洒表达自己对宋中丞由衷的赞美之情。
E.尾联前句写诗人虽能欣赏美景、与友人畅饮,但兴犹未了,流露出失落和伤感的情绪。
15.诗歌颈联“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寺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劝学》善用比喻和对比说理,为了强调学习时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文章以弱小的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后,紧接着从反面写道“        ,           ,           ”。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           ,            ”两句,总结全诗,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命的一种独特感受,语言是难以将其表现出来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在曲折坎坷的改革之路上,我们一定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样才能三人成虎,最终取得胜利。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中,讲述了曾任都督等职的王恭水米无交的故事,其清廉成为后人的楷模,其实在历史上,像王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作为世界冠军,拿着球拍的王仪涵是霸气的,让人没想到的是拿着话筒时,她又是如此巧舌如簧,竟让专业主持人都招架不住,瞬间收获无数赞叹。
传统和习俗并非就意味着因循守旧,相反,让传统和习俗找到与时代的最佳结合点,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传统的现代价值,彰显习俗的内在生命力。
江苏宿迁的常女士曾将五千元钱埋藏在自家屋前的园地下,今年2月8号晩上,她到埋钱的地点挖钱,哪知道五千元钱竟然不翼而飞。
当韩国选手林孝俊力压荷兰名将科奈特夺得平昌冬奥会冠军,为东道主摘得了首枚金牌时,现场的韩国观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近日出版的上古神话作品《诸神纪》中,作家严优客观地记叙了一个更加系统性的神话世界,并对许多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B.让个税真正起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起征点需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科学理性确定,让实际经济福利向中低收入者倾斜。
C.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介绍,得益于中国高铁建设的飞快发展,京沪高铁上这样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乘客在全国许多高铁上都可以感受到。
D.近两年来,不少大湾区青年工作机构以立足于深圳的科技优势和创新文化平台为基础搭建平台,使三地青年在共同探索中增强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19.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下面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对联中,不得体的一副是 (3分)
A.上联:春色无边,良宵玉宇初圆月下联:太平有象,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节)
B.上联:金鸡妙韵,唤起和谐千首下联:玉犬雄姿,迎来富裕万家春。(春节)
C.上联: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下联: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中秋节)
D.上联: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下联: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重阳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6分)
今天,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措施。之所以如此,     。如果传统文化没有過到传承危机,本身发展得很好,就用不着花这么大气力来传承了。       ?因为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任何一种文化都要有它存在的物质基础,中国以前是农业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便是农业文化。今天的中国已进入工业社会,以前的农业文化         ,因此,今天还要守着过去的农业文化就很困难。
21.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短语)填在橫线上。(5分)
因为儿童文学主要是写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应该是最美的文学。对儿童成长与儿童阅读有研究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时自觉地杜绝一切虚伪和丑陋的故事。徐玲创作的表现亲情的儿童文学《爸爸和安安都在》的美,表现在故事情节、语言方面,还体现于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徐玲笔下的人物经历过何种苦痛,内心都是向上的,行为都是积极的。一个孩子在明白了怎样爱自己和爱父母之后,才会变得有担当,也才有希望成长为父母的骄傲、家庭的支柱、祖国的栋梁。
所以      就会     不仅     无论     只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腾讯发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的年轻人在朋友因屏蔽了自己的父母。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发朋友圈,其实就没有打算和父母分享,主要分享对象是同龄的好友们。据记者采访,他们有的为了报喜不报忧,有的觉得自己的生活不能被父母理解……而对于被子女屏蔽一事,多位父母回答:装着不知道,理解但很失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亮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