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浏阳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11-19 11:17
2018年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C(曲解文意。原文说“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以生活为主”,不代表“等同于生活”,除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实用功能,还蕴含了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
2.B(以偏概全。选文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第二个差别时,并没有列出相当丰富具体的建筑实例。)
3.D(强加因果。 以“君权”和以“神权”为中心的不同价值理念不是造成“质朴和阳刚这两种不同审美风格”的原因。)
4、C. (又表现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  错)
5.例1:“大火的劈啪声中夹杂着低沉的爆裂声。图书室里书橱上的玻璃裂开了,哗啦啦地掉了下来。显然屋架要坍了。谁都无能为力。再过一会儿,一切都将倒坍。大难临头。”对火场的细致描写,写出了火势之大和火情之急,营造了紧张气氛,为故事的发生提供特殊背景,为小说主人公的出场作铺垫。
例2:“若尔热特便在一片欢呼声中被一双双胳膊传下来,直到地面。人们在鼓掌、跺脚,老兵们在抽泣。她对他们微笑。”这个场面描写既有老兵抽泣,小姑娘微笑的特写镜头,又有“一双双胳膊”的“传递”、人们的“欢呼”“ 鼓掌、跺脚”的全景镜头,点面结合,写出了小姑娘被营救后人们如释重负,一片欣喜之情,从侧面烘托了朗特纳克侯爵仁爱、正直和无畏的形象特点,让读者如临其境。(注意:场面描写不等于环境描写)
6.答:①不矛盾(1分)②“魔鬼”意味着人性中的凶残、邪恶和冷酷,小说中的朗特纳克是旺岱叛军首领,自觉维护腐朽没落的封建势力,对资产阶级革命而言有“魔鬼”的一面;“上帝”则预示着善良、正直和仁爱。在连绵的战火中,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遭到威胁时,朗特纳克却能跨越心里的藩篱,挺身而出,救人于火海中,闪耀着善良、正直和仁爱的光辉,说明这个魔鬼心里也有上帝。(结合文本和背景解析标题展现的人物的思想内涵,2分)③节选部分写的主要人物就是朗特纳克,重点表现的是他“上帝”的一面,所以,以“魔鬼心里的上帝”为题,是对本节选部分情节的最贴切概括,(揭示标题情节上的作用1分)(大意对即可)④这个标题用矛盾性的词语,彰显了歌颂战争中人性善良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复杂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揭示标题在主题上的作用。2分)
7、B。 不是人数最多,是就业率最高
8、C、(A、房地产行业,错,原文是说相关行业;一直很火热,错,原文说时冷时热;进入了沉寂时期也错,是说相关行业跌出TOP10。 B、错,还有继续求学和其他的。D、错,护理专业几年后是不是会有变化,存在不确定性,材料也没进行预测。而且材料没有反映专业与二线城市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9、外因:①社会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对大学生包容、接纳的态度②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③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发的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④生活成本⑤薪水
内因:① 1、大学生专业学识水平与工作能力②大学生的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此点也可概括在工作能力范畴之内)③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和认同感。
10.答案:A。【解析】断句要依据前后文的句意与基本的语法结构。首先“次”是“驻扎”的意思,“东昏”指东昏侯,中间需断开,所以排除B与C两项。“宫省”指设在皇宫内的官署。如尚书省、中书省等,是名词,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D项。另外,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句意连贯。所以,A项正确。
原句: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1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古代姓名字号、宗法礼仪、官职俸禄等,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A项“领”,指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判”,指高位兼低职;“夺”,指免除官职。
12. 答案:C。【解析】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然后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找出错论。本题设计人物与事件出错。原文“武帝尝欲以充父绪为尚书仆射。”武帝本想委任张充的父亲张绪为尚书仆射;而且原文是说王充被武帝免除了官职,废黜很久,而不是被贬。
13.(1)我听说三十岁而能自立,我现在二十九岁了,请让我等到来年再恭敬地改变自己。(“三十而立”“请”“来岁”“易之”各1分,句意1分)
(2)然而东方的士人近来不坚持操守,张绪的几个儿子又大多行为轻浮,臣下以为这事应该认真挑选。( “比”“所执”“薄行”“宜”各1分,句意1分)
14.B(挼(ruó):揉搓。另外“雅兴不减”也错)
15.词人上片一二句写自己早年醉赏梅花、三四句写中年泪洒梅花,下片三四句写晚年无心(难以)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赏梅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突出了词人人生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找出三个对比项3分,后面分析3分)
16.(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有暗香盈袖
17. D(考虑话题一致性,排除A、B。考虑语意的连贯性,排除C。)
18. A(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此处语意想要表达有人提出一个新奇的观点,让作者感觉新鲜,所以用“耳目一新”。移风易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入乡随俗:到一个地方就遵从当地的风俗习惯。此处强调艺术改造的力量,所以用“移风易俗”。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不作定语。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意在表明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以用“推陈出新”。开贞起元,“贞”取自“元亨利贞”,这四字分别代表仁、礼、义、正。具有万物创始的伟大天圆,亨通顺利的成长,祥和有益前进,贞正坚固。“开贞起元”意约为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9. B(“前提上”、“基础下”不符合搭配,排除A。“利用……,做……”,主语应保持一致,排除C项。“包括含……在内”,句式杂糅,去掉“含”,排除D。)
20.(1)将“垂念”更改为“常念(感念)”(2)将“高足”更改为“弟子 (学生或门生)”
(3)将“敬谢不敏”更改为“感激在心”(4)将“斧正”更改为“指正”(5)将“鼎力相助”更改为“大力相助(全力以赴)”
21.声明
    本人于5月4日于株洲市图书馆重新补办借书证,原借书证编号为2017001104,从今天起此证在株洲市图书馆的借阅场所一律无效。
特此声明。
                                                 李明
                                                         5月5日
得分说明:标题(1分),声明的缘由,具体的声明事项(1分),原借书证编号说明(1分),如正文已有“特作如下声明”或“特声明如下”之类的字样,即不写“特此声明”的结语(1分)姓名日期落款(1分),共6分。
22.首先审读材料涉及问题和事情:对地名洋化的思考。“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突出本次作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既有明显的立意倾向,又留给考生一定的自主空间。
其次“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综合立意。根据“新兴建筑偏爱洋名”“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及多家权威媒体的批评可知,主流意识对“地名洋化”持否定态度。当然也不是强迫考生必须达成“统一共识”,这势必会束缚了学生健康、合理、多角度的思考,况且对“地名洋化”都持否定意见也未必符合生活实际。故既可赞同主流意识,否定“地名洋化”;也可独出机杼,赞同“地名洋化”。
最后选择和权衡,综合思辨立意。
1.不赞同地名洋化
(1)地名洋化对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冲击。
(2)地名洋化冲击传统,隔绝记忆,可导致文化的断层。
(3)失去自我,丧失民族特色。
(4)淆乱文化特色,扭曲价值取向,可能造成民族传统文化被侵略。
(5)制造生活混乱,不利民生。
2.地名洋化应适当(有条件地赞同地名洋化)
(1)重要地名不能洋化,无关紧要的地名洋化无妨。
(2)拿出自信,适度吸收,化洋为中。
(3)洋化也要规范,不能唯洋是崇。
(4)洋化可以,但要提防文化侵略。
3.贊同地名洋化
(1)洋为中用,“拿来”无妨。
(2)打开心结,地名洋化正可丰富中华文化。
(3)与世界接轨,中外相融,中外共荣。
(4)开阔视野,为世界一体化做准备。
在权衡后综合立意,表明自己的观点,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完成该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