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菏泽市加定陶山大附中等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8-22 16:24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炎黄时代也被称为中国古史的         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生生不息,留下了早期华夏民族薪火相传、         的文化轨迹,形成了一条         于西方国家的文明路径。这是一条特色鲜明的“共同体”之路。它预设了世界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也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
炎黄时代,中国境内分布着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部族集团。首先,黄帝族与炎帝族经过阪泉之战,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炎黄二族为主体的华夏集团。后来,华夏集团向东、向南扩张,分别与东夷、苗蛮集团通过战争而相互融合。三大部落集团融合后,随着夏王朝的建立,以王朝国家为框架凝聚成了最初的华夏民族。所以,(        ),又融合了部分东夷、苗蛮等众多部族集团而形成的,华夏民族的血缘不是某一特定族群的延续,而是由中原地区为中心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传奇     筚路蓝缕     接连不断     区别
B. 传说     焚膏继晷     绵延不绝     区别
C. 传说     筚路蓝缕     绵延不绝     迥异
D. 传奇     焚膏继晷     接连不断     迥异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炎黄在华夏民族最初的生成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主干
B. 华夏民族从其最初的生成过程来看,是以炎黄为主干
C. 从华夏民族最初的生成过程来看,炎黄逐渐成为主干
D. 从最初的生成过程来看,炎黄逐渐成为华夏民族主干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华夏民族在血缘上并不是某一特定族群的延续,而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由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
B. 华夏民族的血缘并不是某一特定族群的延续,而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由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
C. 华夏民族在血缘上并不是某一特定族群的延续,而是由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
D. 在血缘上华夏民族并不是某一特定族群的延续,因为它是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传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传说:群众口头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文中并没有“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的内容暗示,所以选“传说”合适。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的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根据语境描写的是“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艰苦创业的事情,所以选“筚路蓝缕”合适。
绵延不绝:延续不断。接连不断:一个跟着一个地。文中修饰的是“文化轨迹”,选“绵延不绝”合适。
迥异:相差很远。区别:把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比较,认识他们不同的地方。文中是说“……于西方国家的文明路径”,这是比较的结果,而不是比较的过程,选“迥异”合适。
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首先根据前文“以王朝国家为框架凝聚成了最初的华夏民族”,所以后一句的应该承接“华夏民族”开始叙述,A项和D项的内容都是以“炎黄”为叙述重点,与前文内容不衔接,所以排除AD两项。再根据后文“又融合了部分东夷、苗蛮等众多部族集团而形成的”内容,可知括号里的内容是以“华夏民族”最为主语来叙述的,才能和后文的“融合”这一动词搭配形成主谓式结构,C项“从华夏民族最初的生成过程来看”是作状语成分,和后文不照应,可排除。故选B。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句子存在的问题:主语“血缘”和宾语“文化共同体”搭配不当;介词结构“以……为”缺少介词“以”。
B项,主语“血缘”和宾语“文化共同体”搭配不当;
C项和D项介词结构“以……为”缺少介词“以”;
分析可知,A项修改的恰当。
故选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南方多雨,易成水患,屈家岭城河遗址上处处可见先民对水的利用和改造的智慧。在城墙内坡的地面有规整的排水沟渠,①______,再汇聚到固定区域,城墙和沟渠的利用有效防止了雨水对城墙根基的冲刷破坏;②______,其最宽处达61米,最深处有6米以上,与此护城河呼应的是,城墙东南、西北及北部中段三处设立有水门,城外的河水从西北、北部两处水门进入城内,③______,进而借助人工沟渠把此处水门的水排至城外的自然河流,城外河水的循环利用,体现了娴熟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模式。
【答案】    (1). 雨水顺着城墙流到沟渠中    (2). 在城墙的外侧有护城河    (3). 汇集于东南水门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①“雨水”是下一句的陈述对象,也照应上文的“多雨”:“顺着城墙流到沟渠”照应下文的“城墙和沟渠的利用”。
②从前面的标点分号可以看出前后两句并列,“在城墙的外侧”照应前句“在城墙内”;“有护城河”一方面做了下一句的主语,另一方面和后面的“与此护城河呼应”相照应。
③“汇集于”承接上文主语“城外的河水”;“东南水门”一方面照应上文“三处设立有水门”已经用了两处,还剩此门,另一方面,和后文的“把此处水门的水”照应。
21.请结合下面材料,概括“儿童优先,守护起点”的意义,不超过50个字。
“儿童优先,守护起点”,既将儿童置于特殊的被保护者地位,同时又将这种权利置于平等的基础之上。转型期的中国,确实产生了一些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数量庞大等特殊的问题,但是,比之以往,中国发晨的成就也有更多条件让儿童的权利得以落实,有更多的条件使儿童的权利更加平等。“儿童优先,守护起点”,就是要重视儿童在其人生的初始阶段,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善意。如果一个从童年起就时时感受到社会关爱和善意的人,就会以爱和善来回报社会。
成人在为儿童设定其人身初始阶段的权利并落实这些权利时,实是为未来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规划生存环境。因此,尽可能地利用文明发展的成果,尽可能地将经济发展成果应用于儿童身上,这样的社会才会有预期良好的未来。
“儿童优先,守护起点”的意义就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护儿童平等的权利,使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善意,并以此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未来)筑基。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题干要求概括“儿童优先,守护起点”的意义,属于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可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然后通过摘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整合,符合字数要求即可。本题第一段材料中涉及到的答案要点有“‘儿童优先,守护起点’,既将儿童置于特殊的被保护者地位,同时又将这种权利置于平等的基础之上”,“‘儿童优先,守护起点’就是要重视儿童在其人生的初始阶段,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善意。如果一个从童年起就时时感受到社会关爱和善意的人,就会以爱和善来回报社会”,主要关键词有“平等”“关爱和善意”“回报社会”,由此可概括为:保护儿童平等的权利,使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善意,并以此回报社会。第二段材料主要谈论的是“实是为未来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规划生存环境”,“这样的社会才会有预期良好的未来”,关键词是“未来”“规划”,可从“为社会的进步(未来)筑基”等角度概括即可。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某大学生:我的理想是到A大学读中文,结果却去B大学读了化学,四年的本科时光对我如同煎熬,我把四年后考上中文研究生当做自己真正生活的开始。等我如愿以偿来到理想中的学校研究心仪的专业,才发现每一个阶段都有需要面对的冲突。如今回想我的大学生活,感觉就像是“在生活的表面上掠过”的四年。
材料二:电影《午夜巴黎》:男主角吉尔生活在当代,但他总认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才是最好的时代。影片中吉尔穿越时空,回到了他心中的“黄金时代”。有了种种经历的吉尔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决定穿越回当下真实的生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综合两则材料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