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12-30 20:30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蓝诗玲认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关乎中国现代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怎样回应一个同时需要民族意识和超民族意识的时代?她的看法是,只要民族国家仍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凭借,民族本位的思维就会压倒国际主义的思维。此种说法未免画地为牢,事实上,至少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
以中国为例,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一直在互动之中,将中国与西方截然两分已经价值不大。前面说到汪曾祺,重要的不是诺贝尔奖是否有能力领会汪曾祺文学语言的古典韵味,而是它如何评估汪曾祺熔铸古今中西的创造性。汪曾祺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士大夫,他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以其独到的才情与智慧,为当代中国小说闯出一条新路。而且,汪曾祺并非只是在语言上用力,其语言的背后是中国人独特的人情之美,而这种美又并非一味的诗意,而是在“极左”语言的灰烬中抢救出来的一种灵明,是温润如玉却潜藏着丝丝裂纹的优雅,是从洞明世事的悲悯中释放出的生气。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那就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但无论如何,问题不能被简化为要民族性还是要世界性的问题,既不能偏激地认为中国文学不需要在意来自他国的奖项,也不能简单地搬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行话作为文学的评价标准。
就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来说,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恰相反,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之所以能够为某一民族国家严肃的文学人所尊重,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刺激,用来疗治民族与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诺贝尔文学奖的诱惑如此强大,这诱惑不仅来自于奖金,更来自于从“国民作家”一步跃进为“世界文豪”的无上荣光。鲁迅当然明了这种诱惑,所以他在拒绝诺贝尔奖提名的信中把话说得十分严厉,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在鲁迅看来,中国作家认为自己不配,比认为自己足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更好。这似乎缺乏文化自信,其实却是从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出发。倘若我们不是埋头做自己的事,而是一直将“中国人离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当作最大的问题,对诺贝尔奖孜孜以求,这个奖的存在就会成为破坏民族文学发展生态的因素。
对于鲁迅的这一告诫,中国文学人一直心有戚戚,不过时至今日,情况又有所不同。一则,在后殖民的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似乎应当放下“国民性批判”的包袱,何况,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望未必就超过其他国家,我们不必责己太过;二则,中国正处于全面、高速的发展时期,完全应该在未来获得更多国际奖项,以彰显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鲁迅自有低调的理由,那时的中国整体地被西方无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莫言的获奖或许预示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始。而更进一步的想法也许是:将来是否有可能出现更适合于中国文学且有能力与诺贝尔文学奖抗衡的国际奖项?是否有可能出现以中国城市为首都的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我们的关键诉求,其实是让各类文学奖百花齐放,它们不是复制诺贝尔奖,也不是以地区垄断者的身份进行竞争,而是共同应对当今世界多向度、多层次的中心与边缘的矛盾。使不同地区的作家追逐单一奖项,必然会使原本参差多态的文学世界共和国呈现出极不对称的供求关系,使缺乏相关文化资本的国家产生强烈的匮乏感,从而导致对新殖民主义秩序的强化。
让文学创作立足于地方经验,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这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让文学不仅仅关心地方,亦能自然而然地关心远方和他人,同样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而要使这类期待成为可能,首先是要在具体的命运共同体的内部以及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找到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使具体的“我们”能够通过文学不断扩大自身。这既是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也是国际性文学奖的责任。
(摘编自汤拥华、朱国华《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揭示了民族本位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如果诺贝尔奖对汪曾祺的创作性没有能力进行评估,那么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
C.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是因为担心助长国人虚荣心,不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
D.真正找到了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的国际文学奖,无须考虑作家的民族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针对中国诺贝尔情结中出现的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B.文章在论证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处于互动中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对鲁迅拒绝诺贝尔奖的观点既有肯定,又有新时代下的思考,彰显辩证的态度。
D.文章对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的设想,证明了多极化文学评奖系统会战胜单一奖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既有可能从民族本位发展出一种新的国际主义,又可以通过积极的国际主义重新定义民族本位。
B.鲁迅低调地拒绝诺贝尔奖提名和莫言欣然获奖,这种变化背后透露着这样的信息:中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在不断提高。
C.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可以用来刺激、疗治民族和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所以获诺贝尔奖越多的民族越谦逊。
D.倘若未来在主要大洲上都有诺贝尔奖级别的国际文学奖,可能会对某一文化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产生一定制衡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林丰俗:印章盖下去就是你的脸面
端阳时节,凤凰花开,不觉想起林丰俗先生。
他笔下的凤凰花极富感染力,那幅创作于1972年的《公社假日》让人过目难忘:火红的凤凰花下,如释重负的人们骑车穿行,轻松喜悦的神态与鲜艳怒放的凤凰花相映成趣,人与自然的和谐,真实亲切的生活气息,让人们在铺天盖地的样板戏和宣传画之外窥见真正的艺术之美。
如今提起林先生,知道的人已经不多。广州美术学院的陈侗老师称他为“20世纪中后期岭南最重要的山水画家”。如此举足轻重的画家,生前却从未举办过大型个展,低调得难以想象。
林丰俗本姓施,1939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县彩塘镇一个铁匠家庭。适逢日寇占据,禁止民间打铁,生计变得艰难,家里孩子又多,只好把他过继给金石镇的远房亲戚。养父姓林,在新加坡务工,家境相对宽裕。林母将他视为己出,爱护有加,尽力培养,除供他上新式学校之外,寒暑假还让他入读私塾。林丰俗一生钟爱诗文,在古文方面积淀深厚基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林丰俗小时候就因为热爱家乡祠堂庙宇装饰画,开始自学绘画,初中时已经能画梅兰竹菊,高中时受过李屏周先生指点。1959年考进广州美术学院,受关山月、黎雄才、卢振寰等名家栽培。他觉得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基础不扎实,所以在学业上特别刻苦。
1964年毕业,分配到怀集县文化馆工作。之后几年,一直在粤西北山区,种地、造林、卖杂货、搞宣传,就是没有好好画过画,一直身处各种“运动”之中。
1972年有过一次全国画展。已经整整八年没画过山水的林丰俗激情难抑,一口气创作了《石谷新田》和《公社假日》。清新脱俗的田园诗意,活泼浓烈的生活气息,超越了当时的命题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两幅作品都参加了大展。
1975年,林丰俗调任肇庆群艺馆副馆长,搬进肇庆众多文艺单位聚居的一个称为“独立营”的片区内。由于他有学问,好相处,大家都喜欢找他请教、交流,他家因此成为当地的“文艺交流中心”。
1981年底,林丰俗开始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全身心投入到山水画的教学当中,直至退休。教学上林丰俗一丝不苟,对学生的基础训练要求非常严格;在艺术观念上他和学生平等交流,不认同的观点,从不反驳,只是说出自己的观点,旁敲侧击,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思考和领悟。他强调画外之功,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深入生活,从自然与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不要像我”是他提醒学生最多的一句话。在生活上他对学生十分关心,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他都亲自过问,给予帮助。
林丰俗待人和善、谦虚,说话慢悠悠,声音不大,面带微笑,朋友和学生都称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其实他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在生活和艺术理念方面尤为执着。在创作《石谷新田》的时候,一开始黎雄才先生批评他石头画得太黑,以当时黎老的权威,换作他人,可能就改了,他却不肯让步,坚持按原来的设想完成。看到最后效果,黎雄才先生夸赞:“幸亏石头够黑。”
林丰俗喜欢读诗,尤喜陶渊明。他一生淡泊名利,晚年将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心远草堂”,是他心境的写照。早年学校想让他担任一些行政方面的工作,他婉拒了,认为行政工作花费太多时间,没法静心,还是安心教书为好。
林丰俗一生好静,没有手机,不爱运动,读书画画、三两学生朋友谈天说地是其最爱。晚年极少参加公开的活动,能推则推。有一次参加开幕式回来说:“去看人,被人看,就是没看到画,以后不参加开幕式了。”
近年艺术品市场兴旺,求画的人很多,林丰俗能推则推。在他看来,钱不用多,够花就好,为钱而画,会影响和左右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告诫晚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画家靠手艺挣钱,无可厚非,但要认真,印章盖下去就是你的脸面,马虎不得。不要忽悠人,更不能忽悠自己。”
退休后,家人朋友鼓励他办大型个展,他不知是怕麻烦还是觉得自己还可以画新作品,总是说“不急,迟一点,迟一点”,不料竟成憾事。
2019年3月19日,大型个展《自然与田园——林丰俗的绘画世界》在广东美术馆开幕,距林丰俗辞世已接近两年。开幕式五百多人参加,参观人次多达数万,反复观展者不在少数。正如陈永锵先生所说:“我观察这次来看画展的都不是为捧场来的,是林老师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感召来的。”
(摘编自陈斯鑫《林丰俗:印章盖下去就是你的脸面》)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林丰俗的养父母对他爱护有加,相对优越的家境让林丰俗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
B.林丰俗从小就热爱绘画,初中时便能画梅兰竹菊,此后还受过许多名家指点。虽然基础不扎实,但林丰俗在学业上特别刻苦。
C.林丰俗的代表画作清新脱俗,富有田园诗意,散发出活泼浓烈的生活气息,超越了当时的命题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D.林丰俗有学问,好相处,因此大家都喜欢向他请教,交流艺术创作。他的住所也被朋友们亲切地称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一句“凤凰花开”一语双关,既点出了林丰俗创作的凤凰花极富艺术感染力,也暗示了林老蓬勃的艺术创作热情。
B.文章交代了林丰俗波折的命运曲线,与其对艺术不灭的热情形成对比,表现了林老对艺术的执着坚守与追求。
C.文中写到林丰俗对学生的基础训练要求非常严格,表现了林丰俗对艺术教学的一丝不苟,对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
D.林丰俗曾在创作上与师傅黎雄才产生分歧,但他坚持按自己的设想完成,最终得到师傅认可,赞扬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林丰俗先生告诫晚辈“印章盖下去就是你的脸面,马虎不得”。结合材料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黑羊
[意大利]卡尔维诺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家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家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该国政府也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国定居。到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地出门去偷,却待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进去。
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该国的人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过日子,可他没理由妨碍别人干事。他天天晚上待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任何东西可吃。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问题是他的行为使其他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家的一切却不从别人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别的人家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更糟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互相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因此,在那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唯一诚实的只有开头的那个人,但他不久便死了,饿死的。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运用夸张和隐喻手法描述的“偷盗国”的一切人与事,貌似荒诞,实则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近,是典型的寓言式小说。
B.标题“黑羊”在英文里有“败家子,败类,害群之马”之意,在小说里暗指诚实人,表达了作家对公众标准中的不合理性的无情鞭挞和深刻嘲弄。
C.小说里人人行窃和被窃,且“幸福地居住在一起”,诚实人的“不行窃”却导致了这个国家的混乱,暗示我们社会的规则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谁违反触犯,谁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D.小说里建立警察局和监狱的情节,反映了贫富差距让穷人铤而走险、富人欺压掠夺穷人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文明社会华丽外衣下掩饰着的冷酷与罪恶。
8.文中“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细节出现了两次,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诚实人去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是消磨时间,他无力反抗偷和被偷的荒诞逻辑,为给贼留行窃机会,只能离开家,表现他处境的尴尬无奈。富人去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是消遣享受,变富后他们不再亲自行窃,表现了他们心情的轻松愉悦。引出下文富人更多更富,穷人更多更穷,富人雇人行窃和看守财富,建立警察局和监狱等情节,突出了主旨。(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9.虚构是小说的灵魂,在小说的虚构世界里,往往隐含着更深刻的真实。请结合文本内容,从“虚构”与“真实”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旨的理解。(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