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9-16 16:16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指南录后序(节选)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缙:大带。
B.予更欲一觇北    觇:窥视
C.予羁縻不得还    羁縻:软禁,扣押
D.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阃:统兵在外的将帅。
15.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A.以资政殿学士行B.隐忍以行
C.约以连兵大举D.挟匕首以备不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述说出使的背景,经过权衡,文天祥在第二天立即出发前赴险恶丛生的敌营。
B.第二段写斗争场面,语言极简练,“惊动”一词,反映出文天祥“抗辞”的重大影响。
C.文天祥从敌营逃出,本已与“东西二阃”约定联兵讨元,但因为“维扬帅”与敌人勾结,下了“逐客之令”,不得已才开始了艰难的逃亡历程。
D.选文既有记叙,也有抒情,叙述了文天祥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了九死一生的感慨。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2)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 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18.颔联从         、         两个层面抒发诗人的烦恼苦闷。
19.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2)______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___________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3)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 碑记》)
(4)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5)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面对苦难,有人认为我们应当对受难者施以援手,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有人认为,关心 远方的困厄,也是在关心我们自己;还有人认为,为受难者加油的人也往往是驱逐、歧视受难者的人,人们往往在大的层面坚持“命运共同体”原则,到小的层面又落入“自我中心观”的泥潭。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①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答案
1.B
2.A
3.A项,甲,“与时间赛跑、和病魔较量”属于并列谓语,之间应该用逗号。
4.D
5.A
6.C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首先要牢记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同时要注意难点,就是倒装句,它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A项,句意为: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B项,句意为:被义愤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被动句,“于”表被动。
C项,句意为:日日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在淮河一带逃难。状语后置句,“于长淮间出没”。
D项,句意为: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故选C。
 
8.D项,“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是《左传》……左丘明另著有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错误,《左传》是编年体,《国语》是国别体。《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9.①人在做梦时眼睛虽然闭着。    ②睡眠维持得就越好(睡眠质量就越好)。    ③褪黑素最怕太阳光(太阳光能抑制褪黑素分泌)。   
 
10.“很远”:①没有车水马龙;②环境安安静静,不像闹市那么喧闹。
11.①安土重迁;②物质要求不高;③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④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12.①多用口语,少用修辞,多是聊天谈话的语气;②多用短句,简单、平易,如叙家常;③语言风趣幽默,“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句可以看出。
13.①对熟悉又喜欢胡同文化走向衰败感到怀旧和感伤;②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对胡同文化必然消失感到无可奈何;③表现作者对封闭文化渐离的怅然告别,对现代文明到来的期盼呼唤。
 
14.A项,句意为: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缙:同“搢”,插。“缙绅”原意是插笏,也指做官的人。
15.C(A项,以:凭……身份;B项,以:表修饰;C项,以:用;D项,以:来,表目的。)
16.C(项,“但因为‘维扬帅’与敌人勾结”错误,“维扬帅”听信谣言,以为文天祥是元军派来劝降的,这才下了“逐客之令”,并非因为与敌人勾结。)
17.(1)困窘饥饿,没有依靠,(元军)悬赏捕捉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2)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处境险恶,危难层叠交错地出现(不断地发生),不是人世间能忍受的。
参考译文: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方也许可以用言辞打动。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不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刚到元营时,陈辞不屈,意气激昂,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坏话,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我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径,只要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利害。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所,我就不能回国了。
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军驱使我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以此有所作为啊!”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我立即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全部告诉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相约他们联兵讨元。复兴宋朝的机会,差不多就在此一举了。
留住了两天,驻守维扬的统帅竟下了逐客令。不得已,我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进,冒着露水住下,每天在淮河一带时时与元军相互遭遇。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不灵,叫地不灵。后来得到一条船,避开元军占据的沙洲,逃出江口以北的海面,然后渡过扬子江口,进入苏州洋,辗转在四明、天台等地,最后到达永嘉。
唉!我到达死亡的境地不知有多少次了!痛骂元军统帅该当死;辱骂叛国贼该当死;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该当死;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次想要自杀死;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几乎彷徨而死;到扬州,路过瓜洲扬子桥,假使遇上元军哨兵,也不会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两难,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落到敌人手中而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察兵凌辱逼迫死;夜晚奔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入沼泽而死;天刚亮时,到竹林中躲避哨兵,巡逻的骑兵有好几十,几乎无处逃避而死;到了高邮,制置使官署的通缉令下达,几乎被捕而死;经过城子河,在乱尸中出入,我乘的船和敌方哨船一前一后行进,几乎不期而遇被杀死;到海陵,往高沙,常担心无罪而死;经过海安、如皋,总计三百里,元兵与盗贼往来其间,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到通州,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唉!死和生,不过是早晚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地涌现,实在不是世间的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18.国家    个人
19.①触景生情,本诗先从去年花开落笔,虚写了去年在花开时节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②接以“今年”,从过去回到了现实,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又自叹未能尽责的愧疚;③尾联以景结情,“西楼望月”,借月光来传递互相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
20.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有几人欤    大阉亦逡巡畏义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不敢复有株治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