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潍坊市联盟学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0-24 10:08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中书令石显专权,显友人五鹿充宗为尚书令,二人用事。房[注]尝宴见,问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佞。”房曰:“知其巧佞而用之邪,将以为贤也?”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乱而君危知之。”房曰:“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寤而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上曰:“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曰:“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寤乎?”上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房因免冠顿首曰:“《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示万世之君。今陛下即位已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所记灾异尽备。陛下视今为治邪,乱邪?”上曰:“亦极乱耳,尚何道!”房曰:“今所任用者谁与?”上曰:“然幸其愈于彼,又以为不在此人也。”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房曰:“明主宜自知之。”上曰:“不知也。如知,何故用之!”房曰:“上最所信任,与图事帷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房指谓石显,上亦知之,谓房曰:“已谕。”房罢出,后上亦不能退显也。
臣光曰:人君之德不明,则臣下虽欲竭忠,何自而入乎!观京房之所以晓孝元,可谓明白切至矣,而终不能寤,悲夫!《诗》曰:“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孝元之谓矣!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
[注]房:京房,西汉学者,东郡顿丘人。汉元帝初元四年,举孝廉为郎,后任魏郡太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B.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C.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D.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顿首,古代社交礼仪,跪拜礼之一。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轻于“稽首”。
B.《春秋》,又称《春秋经》。是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C.帷幄,此处借指天子近侧或朝廷。与“运筹帷幄之中”中的“帷幄”一词含义相同。
D.臣光曰,与《史记》中“太史公曰”类似。曰有议论、评论的意思,是一种史论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帝在与京房探讨用人之道时说,只有治国有法的君王,才能依据往事预测未来。他认为齐桓公、秦二世都不是这样的人。
B.元帝承认自己即位以来,世道已经很乱,但他又认为被任用的石显比竖刁、赵高他们贤明,世道昏乱的责任不在石显。
C.京房明确指出现在扰乱国家的就是石显,元帝也赞同他的看法,但最终也没有下定决心罢免石显的官职。
D.司马光最后评论说,如果君王的德行不昌明,臣属虽然想竭尽忠心,却也不知从何入手。他认为元帝就是这样的君王。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4分)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分)
14.文末司马光说“观京房之所以晓孝元,可谓明白切至矣”。京房是如何一步步劝导元帝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出此门有悲往事[注]
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注]安史之乱中,杜甫曾被叛军捉住,押往长安。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从金光门逃出投奔肃宗,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次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恰好又从金光门出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题目,从“悲往事”写起,交代诗人逃归时叛军作乱、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
B.颔联“至今”既承上文又暗转下文,追昔抚今,写出昔日危急形势仍让自己心有余悸。
C.尾联作者承认自己日渐衰老、没有才华的事实,在自伤自叹中表达对朝廷的眷恋之情。
D.全诗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手法;结构谨严,衔接自然;情感复杂而深婉。
16.前人论此诗,颈联蕴含着“不怨之怨”,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男主人公认为女子赠送的茅草美好且与众不同的真实缘由。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达了客人希望与神仙相交、同明月永存的美好愿望。
(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踏入西安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
周礼秦制、汉唐风韵,无数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古迹遗址,赋予了这座城市____________的气质。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坐标簇拥下,西安没有沉醉其中____________,而是无比自信地敞开胸怀拥抱一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安____________,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时尚同在。
以往,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沧桑的历史。如今,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____________。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次绽放青春活力!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与伦比 墨守成规 与时俱进 深入人心
B.无奇不有 故步自封 推陈出新 深入人心
C.无奇不有 墨守成规 推陈出新 声名远播
D.无与伦比 故步自封 与时俱进 声名远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
B.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历史的沧桑。
C.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历史的沧桑。
D.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品味沧桑的历史。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碳材料,( )。
碳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地球,天然碳材料“刚而不柔”,优点是轻、硬、耐高温, 。为了让多孔碳“刚柔并济”,团队巧妙借鉴人类“足弓”结构,用双向冰模板技术,构筑出一种由“微拱结构”堆叠成的多孔碳材料。经检测,这种新材料柔韧性极佳,被拉长至12倍或压缩至1/5, ,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碳弹簧”。这种新材料还可耐受从-100到350的温度,具有远超天然碳材料的超强性能。因此,研究人员用它研制出新型智能磁性和振动传感器。
“这两种传感器能在极温下工作, 。”中科大副研究员高怀岭展望说,比如探测地外星球的磁场强度、地壳运动、地质结构等。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认为是制造智能磁性和振动传感器的理想材料,有望用于外太空探测
B.有望用于外太空探测,被认为是制造智能磁性和振动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C.被认为是制造智能磁性和振动传感器的理想材料,有望用于外太空探测
D.有望用于外太空探测,认为是制造智能磁性和振动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清]曾国藩
做一个真正勇敢无畏的人。
——[美]林肯
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