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德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1-11 09:3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货殖列传序
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晚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①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执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妙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②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③,虞不出则财匮少。”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④,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刍豢;指牲畜的肉。②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③三宝:食、事、财。绝:不流通。④潟卤:盐碱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B.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C.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D.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因素。
B.神农,即炎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与黄帝轩辕氏被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C.桓公,指齐桓公,姜太公之后,在管仲的辅佐下使齐国逐渐强盛,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D.千乘,春秋战国诸侯国中的大国。古代四马拉一兵车为一乘,国家大小以兵车多少衡量。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否定了老子“小国寡民”的论调,意在表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理所应当的。
B.作者以齐国兴盛的史实为论据,肯定了富国裕民之道,从而证实货殖之事的重要作用。
C.文章结尾强调,只要人们生活富有,自然会懂得仁义和礼节,并阐明这是教化无法实现的。
D.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生产和积累财富对巩固统治的作用,反映了他卓越的经济思想。
13.姜太公在封地发展经济面临怎样的困难?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分)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妙论,终不能化。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以想象开篇,“北山”“白云”交代张五居住的环境,烘托出他恬然自得的心境。
B.雁在古代作品中常作为信使代称,诗中“心随雁飞灭”一句暗示作者与友人音信难通。
C.清秋的山里风景宜人,尽管因时近黄昏,作者心头泛起哀愁,但他却饶有观赏的兴致。
D.诗歌创造了高远清幽的境界,平淡自然而意味隽永,具有山水田园诗的典型特色。
16.这首诗的七至十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与“寄张五”有何关系?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静女》中以“ , ”两句移情于物,爱屋及乌,表现男子对女子的喜爱。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例举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件后,以“ , ”两句表现自己的行事准则,彰显了一代改革家的刚决精神。
(3)“小楼”是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诗人们借助“小楼”,寄寓着思念、闲适、落寞等情感。例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拼盘或集锦似乎已成为主旋律创作中 的模式。近日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以《乘风》《诗》《鸭先知》与《少年行》四个风格迥异的篇章延续了“我和我的”系列的熟悉配方。集锦式创作的优缺点是 的。其优点在于,如果不同故事单元 、搭配得当,不难形成相互激荡的多声部协奏曲。( )就整体性而言,《我和我的父辈》的呈现还是 的。就各篇章而言,《乘风》悲壮传奇,《诗》柔软诗情,《鸭先知》日常谐趣,《少年行》癫狂闹剧,可谓各具特色。相对而言,《乘风》中规中矩,《少年行》则多少有些乏善可陈。不同篇章的水准尽管参差不齐,但它们均从家庭关系以及父子关系入手,去展现代际之间的碰撞。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信手拈来 不言而喻 相得益彰 可圈可点
B.屡试不爽 不言而喻 相得益彰 不同凡响
C.屡试不爽 显而易见 旗鼓相当 可圈可点
D.信手拈来 显而易见 旗鼓相当 不同凡响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同篇章的水准尽管参差不齐,但它们均从家庭关系以及父子关系入手,去展现代际碰撞。
B.尽管不同篇章的水准参差不齐,但它们均从家庭关系尤其父子关系入手,去展现代际碰撞。
C.尽管不同篇章的水准参差不齐,但它们均从家庭关系以及父子关系入手,去展现代际之间的碰撞。
D.不同篇章的水准尽管参差不齐,但它们均从家庭关系尤其父子关系入手,去展现代际之间的碰撞。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然而,正因为没有某种统一的理念,以致各篇章难以和谐统一。
B.然而,正因为有了某种统一的理念,才使得各篇章更和谐统一。
C.缺点则在于,若各篇章没有统一的理念贯彻始终,便容易形神涣散。
D.缺点则在于,若各篇章始终贯彻某种统一的理念,便容易缺失个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随着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已奔赴中国空间站,他们将在太空工作生活6个月。在我国,常住人口的统计时间标准为半年,即一年内在某地住满半年即为该地常住人口,按照这一标准, ① 。
太空居大不易,需要很高的成本。已经运行了20多年的国际空间站,每年维护费用高达40亿美元,光宇航员平均每人每天花费就约为750万美元。 ② ,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争当太空常住人口呢?
太空常住是探索未知的需要。空间站不仅提供了微重力环境,还可以帮助我们长期观测地球。浩瀚宇宙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宝库,如果说空间站是通往宝库的桥头堡, ③ 中国人不能缺席新一轮的科技革命,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太空常住人口。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在轨驻留半年,意味着三位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度过春节,网友们纷纷为中国空间站拟写春联。请你对下面这则春联进行点评。(5分)
百年聚力,十月扬帆,看四器连心,东方梦、频惊世界;
云海迎春,星河守岁,听三英送福,中国红、再炫太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地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亮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鲁迅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