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上饶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7月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7-22 17:24
上饶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7月开学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对立的关系”错,由文章第二段“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可知,作者借孔颖达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情志是统一的。C项,“但在以积极的人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错,根据原文第三段“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可知举李白杜甫的例子只是为了论证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并无对比意。D项,“所有古代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错,说法过于绝对。
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在论证的各个层次,作者都引述了前人的经典言论”错,第三段中具体分析李、杜、苏、辛作品的层次时,就并未使用引用论证。
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由原文可知选项因果颠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4.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它们沉没水下至少100年”错误,原文是“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至少100年”,A错误;B项,“水下文化遗产不会受到人为干预”错误,原文是“人为干预的可能性较小”;D项,“各国只能对领海内的水下文化遗产予以管辖”错误,原文是“国家对领海之外海域内的水下文化遗产提出保护和管辖主张时应当具有国际法依据”,D错误。
5.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而且这种行为是违法的”错误,说法以偏概全,原文是“这种商业打捞如果从法律来讲,可能有的国家是合法的,有的国家是非法的”,D错误。
6.①逻辑性强。访谈过程中记者紧紧围绕“水下考古”展开提问,从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的区别开始,进而追问水下考古的技术及出水文物的保护等。层层递进,逻辑严密。(2分)
②问题简洁明确,指向性强。记者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与水下考古相关的问题,表述简洁,能让采访对象迅速理解问题。(2分)
③重视对方的观点,善于引导。当张威谈到水下考古技术的时候,能及时追问水下考古的关键;当张威谈到出水文物的保护和维修时,又及时加以总结。(2分)
【解析】:此题考察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层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 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B项,“偏重于后者”错,结合文本二“赵树理小说则绕过了大多数人走的这条路,顽强地继承了中国白话小说脱胎而来的叙事传统”可知,《催粮差》在叙事模式上更偏重于前者。
8.①“塞”“装”“掏”“开”“解”动作连贯,一气呵成,体现了崔九孩动作的熟练,说明崔九孩经常做这个工作;(2分)
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传神地刻画了崔九孩鱼肉乡里、敲诈勒索农民的丑恶形象;(2分)
③便于揭示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崔九孩这类欺诈百姓之人的厌恶与批判。(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先依据题干在画线句中找到有哪些动词,再分析写出了什么内容,而这样写的好处则可以从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情节结构等方面考虑。本文中,画线句为“九孩把手往衣袋里一塞,装进了大洋,掏出钥匙来,开了锁,解了铁绳,把甲午放出”是动作描写,描写的对象是“崔九孩”,是写崔九孩放孙甲午时的动作,“塞”“装”“掏”“开”“解”一连串的动作,连贯而熟练,这说明崔九孩经常做这样的事情,早已对这些动作非常熟练了,由此鲜明地表现了崔九孩催粮差时盘剥百姓的恶劣行径,表现作者对他这类行为的鄙视和憎恶之情。
9.①叙事时间:采用连贯叙述。全文按照事件发展顺序叙事,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行文;(2分)
②叙事角度:采用全知视角叙事。全文采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读者能够纵观事件全貌,洞察所有人物心理。(2分)
③叙事结构: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催粮差》按照传统小说的以情节为中心的模式叙述故事,先是交代崔九孩锁拿孙甲午,接着讲述刘老汉等人筹借钱款,最后写崔九孩拿走钱款。(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体裁特征和叙事特点的能力。作答时,应根据题干中提示的三个角度思考,并结合文本二的相关介绍进行分析。通过阅读文本二可知,赵树理的小说具有正规古代小说的叙事特点:在叙事时间上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在叙事结构上基本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如《催粮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故事,叙写了崔九孩借催粮捞油水、孙甲午家借钱求放人的过程,说明采用的是连贯叙述;用第三人称叙事,“他”“刘老汉”“崔九孩”等称呼的使用,叙写了崔九孩逼迫孙甲午拿钱放人,刘老汉帮着孙甲午借钱与崔九孩周旋的过程,展现了苛政酷吏对农民的剥削和农民生活的困苦,故事全貌、人物心理文中都有交代,说明采用的是全知视角;文章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叙述了崔九孩抓孙甲午、刘老汉带人筹集钱款、崔九孩拿钱放人的故事,说明本文以故事情节为中心叙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见晋兵部阵严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顾谓融曰”的主语是秦王坚,而非晋兵,因此“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中间”要断开,排除C项
11.C【解析】:本题是2022年全国甲、乙卷高考新题型。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字词的能力。A项,“已别有旨”中的“旨”是“打算,想法”的意思,而“不知其旨也”中的“旨”是“美味的”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A错误;B项,“谢安固却之”中的“固”是“坚决地”的意思,而“君子固穷”中的“固”是“坚定,不变动地”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B错误;C项,“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中的“拒”是“抵挡,阻挡”的意思,而“不为拒谏”中的“拒”是“拒绝”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C正确;D项,“融驰骑略陈”中的“略”是“巡视”的意思,而“吾将略地焉”中的“略”也是“巡视”的意思,二者含义相同,D错误。
12.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主题大意的能力。“苻坚开始回绝了”错误。
13.(1)良家少年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熟悉军队事务,随便说些阿谀奉承的话,来迎合您的心思。
得分点:判断句;“闲”,通“娴”,熟悉;“会”,迎合;“苟”,随便;“意”,心意,心思。
(2)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河到一半,我们用精锐骑兵逼近并杀死他们,没有不胜的。”
得分点:“但”,只是;“少”,稍微;“却”,后退;“蹙”,紧迫,逼近;“蔑”,没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能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
【参考译文】:
苻坚决心要夺取江东,下令大举侵犯。阳平公苻触对苻坚说:“鲜单、羌虏是我们的仇家,常盼望战乱兵变来实现他们的心愿,所陈述的策略计划,怎么可以听从?良家少年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熟习军队事务,随便说些阿谀奉承的语,来授合您的心思。我恐怕既不能够成功,还有后患!”苻坚没有听从。这时前秦军队已经非常强盛,京城的人震惊恐惧。谢玄入朝向谢安询问计策,谢安一副平静的样子,回答说:“已经另有打算。”谢安于是命令预备车马出游山间别墅,亲戚朋友全都聚集,与谢玄在别墅玩围棋赌博。谢安的棋术通常劣于谢玄,这日谢玄畏惧,谢玄和谢安成了不相上下的敌手,谢玄没法取胜。谢安于是漫步,到了夜里才回来。桓冲深为国家的根基大业担忧,派遣精锐军队三千人援助京师,谢安坚决拒绝,说:“朝廷处理办法已定,士兵、武器都不缺乏,应该留在西藩以作防备,”桓冲对僚属叹气说:“谢安石有身居庙堂的才量,不熟习用兵的计谋策略。如今大敌就要到来,(谢安)正游玩清谈不停止,派遣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年轻人抵挡敌人,军队又少弱,天下事可以知道了,我们将要受外族的统治了!”谢玄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前往洛涧,梁成扼守洛涧,部署兵阵来等待他。刘牢之径直向前渡水,攻击梁成,大败对方。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从水路,陆路相继出发。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融登上寿阳城跳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苻融说:“这是强敌,怎么说他弱小呢?”怅然若失,开始有恐惧的神色。前秦军队靠近淝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谢玄派遣使臣对阳平公苻融说:“如果移动兵阵稍微后退,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来决胜负,不也很好吗?”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徵后退,让他们渡河到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近并杀死他们,没有不胜的。”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后退。前秦军队就后退,不能再制止。谢玄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苻融骑马巡视阵地,想统帅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杀死,前秦军队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踩踏而死的士兵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的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以至于昼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天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谢安得到驿站传来的书信,当时正与客人下围棋,拿着信放在床上,没有欣喜之色,接着下棋。客人问他,他慢慢地回答说:“孩子们已经打败了敌人。”下完棋后,返回屋里,过门槛时,没有觉察到屐齿被碰断。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14.B【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词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接着把握该词的意象,分析此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状写春景倦懒可爱之态”错,“春光懒困倚微风”,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是写人在春景中的慵懒状态,而非写春景的倦懒之态。
15.①杜诗认为无论桃花深红还是浅红,都惹人喜爱,表现爱花、赏花的喜悦之情;(3分)
②刘诗在两种花色中偏爱浅红,表现了平和淡然、不为外物所扰的心境。(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字和评价诗歌中诗人感情态度的能力。杜甫的诗句“可爱深红爱浅红”,意思是“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浅红呢”,在这两种颜色中,作者无法选择更爱哪种颜色,表现了两者之间的难以取舍,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刘克庄的诗句“不爱深红爱浅红”,意思是“不爱深红色,而是喜欢浅红色”,在这两种颜色中,作者选择了更爱哪种颜色,表现了作者不为外界所干扰的心境,体现的是作者坚定且平和的态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对一空给1分,一空中出现多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17.①不知不觉(1分) ②垂涎欲滴(1分) ③杯盘狼藉(1分)
【解析】:此题是2022年全国甲、乙卷高考新题型。考查成语的使用及考生根据语境灵活补写成语的能力。这需要考生平时对成语的积累,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语段的整体文脉和内在思想的连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2分)
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1分)
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1分)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等,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19.①都会呼出的液滴;(合理即可,2分)
②属于近距离传播;(合理即可,2分)
③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较少。(合理即可,2分)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能力。考生要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言简明、连贯、准确,且要符合文段的语体色彩。第一处,结合“这里所说的气溶胶是指……”“其粒径”可知,此处是对“气溶胶”的解释;再结合后面“这些液滴在呼出”可知,此处填写“都会呼出的液滴”。第二处,由分号可知,前后内容属于并列关系,后面介绍飞沫核的传播,前面介绍飞沫的传播;前后句子的句式一般相近,此处的句子对应后面“属于远距离传播”这一句,所以句式应为“属于……传播”,再结合前面“只能在传染源1至2米范围内的空间传播”可知,应“属于近距离传播”。第三处,前面提到三种传播,而横线前说的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研究较多”,那么此处应是说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再结合下一段内容可知,这种研究应该“较少”,所以可填: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较少。
20.①建议:应选择通风管道彼此不连通的酒店作为隔离酒店,并做好通风管道的消杀工作。(2分)
②原因:因为病毒能以气溶胶形式通过通风管道传播。(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建议的能力。考生需要结合新冠病毒传播的特点来提建议。
由第一段“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这里所说的气溶胶是指人在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可知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其中气溶胶的传播危险性更大,“飞沫核却可以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属于远距离传播”;由第二段一病例来看,“该病例及其妻子等都确诊新冠。研究表明,该病例可能在隔离酒店被楼下一确诊病例通过卫生间的通风管道传播的气溶胶感染。研究发现该隔离酒店通风管道上下相通,在该病例离开5天后,仍能在管道内壁深部检出2件环境阳性标本”,该病例是被通风管道传播的气溶胶感染,所以建议选择通风管道彼此不连通的酒店作为隔离酒店,还要做好通风管道的消杀工作,原因就是第一段提到的病毒传播的方式。
21.虽然该病例已经离开5天,但是仍在管道内壁深部检测出2件环境阳性标本。(3分)
【解析】:此题是2022年全国甲、乙卷高考新题型,从原先的选择题到变为主观题,难度增加不少。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作文(60分)
22.【写作提示】
(1)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是关于“年老的人有所追求,发挥作用”的事迹。材料有两个,一是叙述某地三个老人退休后一直工作,且在平均年龄超80岁开饭店;二是58岁的倪夏莲退役后,时隔36年再次拿到世乒赛奖牌的事迹。退休也好,退役也罢,生命还在继续,奋斗也不应该停止。写作任务有二,一是要求表达出材料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二是要结合自身体验和发展进行思考。写作要求:主要从标题、立意、字数等方面做了常规要求。
(2)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注意: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体现材料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要有明确的观点。否则,不得被评为一类和二类文。
任务二: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
对于材料中关于老年人的人生经历等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具体的阐释或分析。考生可以结合材料,扣住引导语中“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和自身发展这一对象及情境来写作。
任务三:创新文体,突出文体特征。
写作要求明确文体,那么除了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书信、访谈等文体,从文体创新的角度以获得阅卷者的青睐。不过不要为了文体创新而忽略了文章的内容,并且无论选择哪种创新文体,一定要符合这种文体的特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