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2023届高三12月百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12-21 09:30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秋九月戊午,册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归义之先本哀牢夷,地居姚州之西,东南接交趾,西北接吐蕃。蛮语谓王曰诏。先有六诏,兵力相埒,莫能相一,历代因之,以分其势。蒙舍最在南,故谓之南诏。高宗时,蒙舍细奴逻初入朝。细奴逻生逻盛,逻盛生盛逻皮,盛逻皮生皮逻阁。皮逻阁浸强大,而五诏微弱。会有破渳河蛮之功,乃赂王昱,求合六诏为一。昱为之奏请,朝廷许之,仍赐名归义。于是以兵威胁服群蛮,不从者灭之,遂击破吐蕃,徙居大和城。其后卒为边患。天宝九载。杨国忠德鲜于仲通,荐为剑南节度使。仲通性褊急,失蛮夷心。故事,南诏常与妻子俱谒都督,过云南,云南太守张虔陀多所征求,南诏王阁罗凤不应,虔陀遣人詈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忿怨,是岁,发兵反,攻陷云南,杀虔陀,取夷州三十二。十载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分二道出戎、巂州,至曲州、靖州。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进军至西洱河,与阁罗凤战,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阁罗凤敛战尸筑为京观,遂北臣于吐蕃。蛮语谓弟为“钟”,吐蕃命阁罗凤为赞普钟,号曰东帝,给以金印。阁罗凤刻碑于国门,言己不得已而叛唐,且曰:“我世世事唐,受其封赏,后世容复归唐,当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旧制,百姓有勋者免征役。时调兵既多,国忠奏先取高勋。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唐德宗贞元七年,勿邓酋长苴梦冲潜通吐蕃,扇诱群蛮,隔绝云南使者。韦皋遣三部落总管苏峞将兵至琵琶川。八年春二月壬寅,执梦冲,数其罪而斩之,云南之路始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
B.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
C.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
D.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字为“沿袭”之意,和《过秦论》中的“因遗策,南取汉中”的“因”字含义相同。
B.“德”字为“感激”之意,和《谏太宗十思疏》中“德不厚而望流之远”的“德”意思不同。
C.“故事”为“按照旧例”之意,和《六国论》中“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用法相同。
D.“京观”,古代战争,胜者为了显示战功,收集敌人的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也叫京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皮逻阁先用武力威胁使各个蛮族部落服从他的管理,然后朝廷又准许了其把六诏合而为一的请求,击破吐蕃后移居到了大和城。
B.南诏王阁罗凤没有答应张虔陀索求过多财物的要求,张虔陀就派人辱骂他,还秘密奏报他的罪行,结果阁罗凤发动军队反叛了唐朝廷。
C.杨国忠不仅推荐鲜于仲通做了剑南节度使,即使后来鲜于仲通在与南诏的战争中大败,杨国忠仍然帮他掩盖了失败的情况,还给他按战功评定。
D.玄宗下诏大批招募士兵攻击南诏时并未得到积极响应,杨国忠便采取强硬手段征调,致使民间哀嚎一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4分)
(2)勿邓酋长苴梦冲潜通吐蕃,扇诱群蛮,隔绝云南使者。(4分)
14.选文中南诏归附的过程十分曲折。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因素对南诏归附产生了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15~16题。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五代】魏承班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
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抚。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
15.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首句以“烟雨晚晴天”起笔,状写景物,傍晚时分,天气转晴。
B.词的下片写主人公抚琴遣恨,那无言的愁恨就被熏香的风一一飘散。
C.诗人在词中用“断弦频”的琴声来刻画柔肠寸断的心绪,虚意实写。
D.全词以女子抚琴时“泪滴”的描绘作结,深化愁苦之情,幽怨全出。
16.中国古典美学向来崇尚“立象以尽意”,语婉而情深。请从“象”与“意”的角度简要赏析词的上片选用“落花”、“梁燕”之妙。(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 ▲ , ▲ ”的比喻,说明不能居安思危、戒奢行俭、保持宽厚道德、克服内心欲望的危害。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就技艺超群、容貌出众的诗句是:“ ▲ , ▲ 。”
(3)我国古典诗文常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一只小舟浮于水面。比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据媒体报道,今年国庆,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反向旅游”行程。从一些在线旅游平台提供的数据看,“反向旅游”确实正在成为年轻群体中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扎堆前往热门旅游城市,而是选择“反向旅游”,其实这也不奇怪。那些热门的旅游城市、景点,在节假日期间,往往都是 。一方面,游客太多容易降低旅游体验,比如长时间排队、堵到走不动路等等;另一方面,随着需求暴涨,餐饮、住宿、机票等费用 ,去热门旅游城市“浅”玩一下,可能就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而且没有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的状态,能让游客从其中体验到原生态的味道。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与其花大价钱去热门目的地“添堵”,不如到这些小众地区 ,不仅成本更低,还更清净休闲,更惬意。更重要的是,“反向旅游”对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分流,还能够倒逼其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而不是躺在自然资源上坐地收钱。
比如不少网友就提到,一些传统的热门景区,被过度地商业开发,并且基本上被开发得 ,尤其是像各地的一些“古镇”,卖的都是同样的美食小吃、同样的文创产品,缺少本地特色。可以这样说,“反向旅游”代表的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意味着互联网种草时代,年轻人不再盲目从众扎堆,而是对旅游体验、游玩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市场也应该加快优质产品的供给,尤其是一些传统的热门景区,应该将服务和体验不断升级。仗着旅游资源丰富、唯一便 ,迟早会被游客慢慢抛弃。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高朋满座 居高不下 千篇一律 知足常乐
B.人山人海 水涨船高 千篇一律 不思进取
C.高朋满座 水涨船高 面目全非 知足常乐
D.人山人海 居高不下 面目全非 不思进取
19.面对“反向旅游”的兴起,如果你是热门景区的负责人,你将如何有效应对?请结合文本给出合理的建议。(3分)
20.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反向旅游”下一个简单的定义。(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秋分前后的两个节气分别是白露和寒露, ① ,却反映了不同的气象与物候。
从气象上看,白露是夏秋的过渡节气,此时秋老虎刚刚退去,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增大。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白露是“凉”,而寒露则是“寒”,气温更低。
从物候上看,白露和寒露的代表性物候, ② 。白露节气一到,先头雁阵就往南飞去,所以白露的“一候”是“鸿雁来”,寒露“一候”是“鸿雁来宾”,多了一个“宾”字,以示先后之别。两者的“二候”,分别是“玄鸟归”和“雀入大水为蛤”,玄鸟(燕子)和黄雀也都是候鸟,一个在白露“二候”时已回南方过冬,另一个在寒露“二候”时还在枯水的河湖之滨觅食。两者的“三候”分别是“群鸟养羞(馐)”和“菊有黄华”,前者说的是各种留鸟开始存储过冬食粮,后者则揭示了在百花凋零的寒露“三候”, ③ 。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时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晨昏之际,更要防着凉感冒;而在寒露时节,不能再穿凉鞋、裸露双脚,以防寒从足生。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寒”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对人物进行描写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样才可以做到苏东坡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画家徐冬冬创作的“东风解冻”中国画,在深色中点染进红黄绿蓝四种鲜明的色彩,整个画面顿显生机。
C.假如我们做学问都是跟着别人后面走,始终不能解决重要的问题。我们遇到的所谓“卡脖子”的问题,正是因为在很多重要问题上,还是跟着别人走。
D.曹雪芹擅长绘画,中国画讲究“三远”,即:平远、高远、深远。平远、高远、深远有不同的目的,所表现的效果也不同。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话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碧波荡漾自由流淌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生物,可它必须在大堤之间流淌;一旦冲击河床,定然泛滥成灾,自己也只能干涸。地球是人类之母,可它必须在一定轨道上运行;离开了轨道,只能成为宇宙中的一颗流星。不独河水、地球如此,社会生活领域皆是如此。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自由与约束”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