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黄山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2-11 10:51
黄山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艺术作品通过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心。而这种楼阁是如何也筑起来的?我们先拿艺术作品做实例。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帝平明金殿开,处招团扇共不出。玉欣不及太犹持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不曾留下他作诗时心理历程的记找,但我们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见大概。
他必定使用想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寒鸦的影子.知道它像什么样,这种心镜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意象在脑中印有痕过.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想象到寒鸦像什么样,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别人描写给你听,你也可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
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原来从知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仍是如此。比如我昨天看见一只鸡,今天回想它的形状,丝毫不用自己的意象去改变它,就是只用再现的想象。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玉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
但是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象做成的。人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想到诗的主人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但是这话一经王昌龄所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这种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许多人不能创造艺术就因为没有这副本领。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画家在一片荒林中描出一幅风景画来,就是在混乱的情境中把用的着的成分单提出来,把用不着的成分丢开,来造成一个完美的形象。诗有时也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就是从混沌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联想可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向,班婕妤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故。
“怀古”“忆旧”的作品大半起于接近联想,例如看到赤壁就想起曹操和苏东坡。《诗经》中“比”“兴”两体都是根据类似联想。比如《关雎》就是拿雎鸠的挚爱比夫妇的情谊。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可以变成人,人也可变成物。
“拟人”和“托物”都属于象征。象征的定义可以说是:“寓理于象。”《长信怨》一诗中的“昭阳日影”便是“象”,象征皇帝的恩宠;“皇帝的恩宠”是“理”,但我们一定要把它明白指为“皇帝的恩宠”的象征,有未免以迹象绳玄渺。诗有不可以解说出来的地方;不可以言传的全赖读者意会。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第10章)
材料二:
柳宗元有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渊修什,芜没于空山矣。”这段话提出了一个思想,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啖酸”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关并不在外物。或者说.外物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己就成为美的。关离不开人的审关体验。
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观的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看到物是客观的,因此他们觉得物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座山是客观的,那么这座山的美当然也是客观的。这里的错误是把“象”和“物”混淆起来了。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物”而是“象”,“物”的有用性以及它的自然科学属性是不被注意的。审美观赏者注意的是“象”。在审美观赏者面前。“象”不等于“物”。一座山,它作为“物”,相对来说是不变的,但是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人面前。它的“泉”却在变化。“物”是实在的世界,“象”是知觉的世界。竹子是“物”,眼中之竹则是“象”。“象”是“物”向人的知觉的显现,也是人对“物”的形式和意蕴的揭示。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中去时,实在就有可能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这种非实在的形式是不能离开人的意识的。
这正是朱光潜一贯强调的观点。朱光潜谈美,总是一再强调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一种常识的错误。他指出,“象”不能离开“见”的活动,有“见”的活动,“象”才呈现出来,所以美的观赏都带有几分的创造性。
——摘编自叶朗《炎在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的想象经过再现、创造,在心里唤起意象,从而建造出空中楼阁,并借此来慰情遣心。
B.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二是联想作用,而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
6.柳宗元认为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须用“意识”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从而成为审美对象。
D.当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实在中去时,实在就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就这样生成了。
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光潜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是为了论证分想作用的重要性,引用王昌龄的例子则是为了阐述经验联想的内涵。
B.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实际上是因为外“物”经过了诗人的“象”化,是不可以古传的,全赖读者意会。
C因为“物”是客观的,相对来说是稳定的,而“象”是主观的,是变化的,所以“物”和“象”不能等同视之。
D.朱光潜谈美,一再强调外在的“象”不能离开审美主体的“见”的活动,这与柳宗元的观点异曲同工。
3.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梧桐”是靠创造的想象创作的。
B.《孔雀东南飞》的开头两句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都属于类似联想。
C.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从混乱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
D.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是因为作者的“见”而成为审美对象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以及主要论证方法。(4分)
5.唐代画家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秋天的梨花
赵淑萍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
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打小在城里长大的母亲觉得很新奇。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气和暖,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母亲粘酸嗜醋,怀上了她。此时母亲已年近五十,亲友们都建议她不要这个孩子了。
可是,母亲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时,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了。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母亲则腆着个大肚子,在父亲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待产。母亲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是,孩子出生不久就身体泛紫,嘴唇发乌,面色苍白。母亲首次生产,毫无经验。旁边人也不懂,不知道这是新生儿窒息,应该采取急救措施,还在一旁摇晃、安抚,就这样,孩子夭亡了。当时,母亲记得,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样,不住地流。
后来,战争结束了,父亲和母亲团聚了。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仁们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个孩子。想起盛开在秋日黄昏的梨花和那个多难的春天,母亲有种预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不顾劝阻,母亲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也许是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负疚,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接生,他亲自把这个小女儿迎接到了这个世界上。
她来到这世上,享尽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哥哥姐姐们个个都跟着父亲学医,很小的时候就背《汤头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欢,她喜欢背唐诗宋词。破天荒的,父亲允许这个最小的女儿不学医,由着她的兴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这样也好,我们负责给患者诊治,你就负责给一本本书把脉。”父亲说。
三十多岁时,她一次外出采风回来,突发恶性疟疾,剧烈头病、呕吐,有性命之虞。平时对她视若珍宝的父亲,这次狠心开了足够剂量的砒霜。这砒霜的量,令从医的哥哥姐姐们都咋舌。结果,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峰。“毒药猛剂善起沉疴,虫类搜剔能疗痼疾。”父亲的用方让同行叹服。
退休后父亲仍然被聘为中医院的顾问,每星期还去坐堂。为了中医院迁址重建,父亲多方呼吁,四处奔走,、而新的中医院大楼落成的那天,父亲病倒了。
连日来,他高热不退,嘴里又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每次,父亲发高热,不说胡话,只喊药名。他们多希望、95岁的父亲,能够再次扛过去。可是这次,却扛不去了。
那天,父亲清醒后,把他们都叫到床前,吩咐后事。最后,把她单独留下。
“孩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生行医,救活人无数,但是,难免有疏漏误诊的时候。还记得那次我给你看病吗?在你之前,也有一个姑娘,我太谨慎,用的砒霜剂量不够,最后,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到了你这里,我纠正了,所以,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爸爸这些年,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希望你给我编辑出版。”父亲让母亲从抽屉里捧出一沓稿纸。
她沉默了,她明白,以父亲的声望和地位,出版这本书,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出版这本书,对中医界来说,却是一种福泽。父亲看着她,父亲的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容不得她犹豫,她点点头。
《误诊记》出版了,她和哥哥姐姐们校了又校。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
文本二:
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那就是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那就是小说。那么我想,他怎么会被推到水里的呢?掉到水里面后,他的反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他做了些什么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的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啦。
接下去我要讲一讲人物。小说就是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觉得小说还有一点就是它偏爱小人物和边缘人物。还有一点呢,我要说这个文学当中的人物,你一定要把他刻画得非常生动。至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你不要去纠结这个。我觉得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极鲜活,这就可以了。至于读者怎么去看,那是读者的事情,作家给读者留下的空间越大,说明他的小说越是成功。如果说他写的这个人,符合以上特点并且能够引发一场争议的话,说明他这个小说人物塑造是最到位的。
——(摘编自尹燕忠《作家赵淑萍老师谈小小说的创作》)
6.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写“她”最小也最受父母宠爱;中间写她成了一名图书编辑,生病;最后写她为父亲出版《误诊记》:她是线索人物。
B.小说中父亲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参加抗日救卫队,救死扶伤;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奋斗在中医院,鞠躬尽瘁。
C.小说里仅仅是微小的用药剂量的差异,却给两个病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治疗效果,作者由此慨叹传统中医的博大与玄妙。
D.这篇小说将平常人、寻常事当作描述的主体,从看似不经意之处,探求人生真谛,挖掘出寻常之中隐匿的价值。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段交代了故事的缘起,照应题目,借父亲之口解说了秋天梨花盛开的原因,为后文小女儿的出生做铺垫。
B.小说运用插叙手法写母亲回忆往事,第一个孩子不幸夭亡的原因是当时父亲不在身边,而母亲和旁人也没有相关经验。
C.小说语言风格典雅华丽,多用短句,意蕴丰富。客观的叙述背后包含着深沉的情感.给读者留下回味咀嚼的余地。
D.赵淑萍认为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作家给读者留下的空间越大,说明作家的小说越是成功。
8.仔细研读全文,探究小说标题“秋天的梨花”的丰富的内涵.(6分)
9.在文本二的第一段中,赵淑萍老师借冯骥才先生的话引出小说创作的两个要素,请指出要素内容结合文本一加以分析。(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