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株洲市2023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2-12 16:22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B(原文是“这些文物资源,大多数正是通过博物馆才得以收藏、保护、传承与传播的”。)
2.D(A材料二没有丰富的例证,也没有论证“博物馆应创新方法,彰显对民众的教育功能”这一观点。B过于绝对。如原文“美国博物馆对儿童的重视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教育思想,从小培养了国民的创新意识”。C因果倒置。原文为“在中华民族日益复兴、文化自信愈加勃发的当下,民众更迫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光辉历程”。“才”也片面。)
3.C(材料三主要观点为“博物馆有必要向纵深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便利的文化体验”。C项是普通的策展方式,不能作为支撑其观点的论据。)
4. ①博物馆具有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民教育思想,培养国民创新意识。(关键词:教育、传播)(2分)
②博物馆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了解世界文明的窗口,是体会生命的意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地方。(关键词:承载文明、满足精神需求)(2分)
5.①国家正确认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建造和免费开放更多的博物馆,使博物馆成为收藏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让逛博物馆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2分)
②博物馆积极与社区和学校合作,创新方式和技术,提供多层面便民服务,吸引更多人参观、体验,让博物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分)
③人们认识到博物馆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等价值,爱上逛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必到之地,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2分)(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答出二点即可)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A(不能确定凯兰达本人不知道这个绰号的贬义,更大的可能是知道,但并不在意。)
7.C(“我”是人物形象,也是观察者、仲裁者,但未决定情节走向。)
8. 要点:①拉姆齐夫人没有告诉丈夫项链的真实价格(价值)。(2分)②当凯兰达借她的项链来显示识货时,她心虚、紧张,把项链塞进衣服;当丈夫与凯兰达打赌时,她劝阻丈夫,试图阻止鉴定真假的事发生;当凯兰达准备宣布项链的真假时,她害怕,哀求地看着凯兰达。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拉姆齐夫人因为害怕真相被揭穿的复杂心理。(4分)
9.参考要点示例:(1)从凯兰达的角度回答:
①凯兰达缠着别人说话,滔滔不绝卖弄见识,喜欢与人争论高低,可以看出凯兰达张扬浮夸、爱炫耀、争强好胜、自以为是等特点,这是人性的“恶”与“阴影”;(3分)②他照顾到拉姆齐夫人的感受,没有戳破事实的真相,为此宁愿损失100美元赌资,忍受嘲笑和屈辱,表现出他善良、理解他人的一面,这是人性的“善”与“光明”。(3分)
(2)从叙述者“我”的角度回答:
①“我”一开始是“讨厌”凯兰达这个名字,“不喜欢”与凯兰达的相处,这是人性的“恶”与“阴影”;(3分) ②“珍珠”事件后,“我”知道了凯兰达的善意,改变了对他的偏见,这是人性的“善”与“光明”。(3分)
(3)从拉姆齐夫人角度回答:
①拉姆齐夫人表面可爱迷人,但她对丈夫撒谎、隐瞒,这是人性的“恶”与“阴影”;(3分)②被凯兰达识破却未点破谎言,她感到羞愧和自责,借口头痛不出来,还回100美元,这是人性的“善”与“光明”。(3分)(说明: 小说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及人物的两面性,引发读者对人性和偏见的思考。答案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 A(“于道”表示“迎”的地点,不应该断开。“上”是“乃征恂”的主语,不应该断开。句意:
寇恂于是出城在路上迎接,然后假称有病而回。贾复想率兵追赶,而官吏兵卒们都喝醉了,于是过境而去。寇恂派谷崇向帝说明情况,帝于是召见寇恂。)
11.B(“转”“迁”“补”不是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语。)
12.C(由“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颍川,捕得,寇恂乃戮之于市”可知。)
13.(1)寇恂下达文书到各个属县,讲武练兵,演练射箭,砍伐淇园的竹子,制成一百多万支箭。(“移书”,下达文书,发送公文;“肄射”,演练射箭;“为”,制作;句意1分。)
(2)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掉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降”,使……投降;“反”,反而、反倒;“无乃……乎”,恐怕……吧;句意1分。)
14. ①皇甫文倨傲无比,根本没有投降之意;②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高峻的计谋都取之于他;③杀了皇甫文,能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投降。(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设题区域在最后一段,根据“峻遣军师皇甫文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者也。今来不屈,无心降耳”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要点①②;结合前文分析,可知寇恂洞悉高峻不降是其心腹皇甫文的主意,也深知皇甫文故意倨傲不过是其谋略而已,是想试探朝廷的态度,因此力排众议,诛杀皇甫文,威慑高峻,最终使其投降,以此概括出要点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内在特点即气节相同。)
16.①以劲草比“汉家不降士”。开篇交代劲草的生长之地“中原”,因为中原乃“汉家”文化中心;“地古”则从历史角度强调“汉家不降士”优良传统之源远流长。(3分)
②中原变迁(中原易主)代指朝代更替,而中原逐鹿之际,最能凸显“忠臣”、“汉家不降士”面对异族统治者威武不屈、民族气节旺盛的崇高精神;同时,引发诗人(读者)因历史变迁(兴亡更迭)而产生故国之思(黍离之悲)。(3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3)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8.鳞次栉比(栉比鳞次)  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熙来攘往)(3分)
19.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发表……名单”搭配不当,二是“全省20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首批”语序不当。正确句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全省首批20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名单,窑湾古镇景区榜上有名。(4分)
20.①拟人:把大红灯笼在风中摇摆比拟成人的舞动,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窑湾古镇的活力,似乎还在延续演出的热闹,让读者感受到古镇的夜之美;(2分)②比喻:把窑湾古镇的夜晚雨景比喻成梦境,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古镇深夜演出后令人回味的如梦如幻的朦胧之美、诗意之美。(2分)
21.B
22.①鼋对食物的要求并不高 ②一旦咬住猎物(咬住猎物后)  ③如果温度合适(适宜)(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作文(60分)
23.略
参考译文:
更始时,大司马朱鲔占据洛阳。光武打算南定河内,问邓禹说:“诸将中有谁可使守河内的呢?”邓禹说:“寇恂文武备足,有治理百姓驾驭众人的才能。河内户口殷实,南面迫近洛阳,非寇恂不可守此地。”光武于是拜寇恂为河内太守,兼领大将军事。寇恂下达文书到各个属县,讲武练兵,演练射箭,砍伐淇园的竹子,制成一百多万支箭矢(,转运到前线)。(不久)光武传闻朱鲔破了河内,没多久寇恂的檄书到了,光武大喜说:“我知道寇子翼是可以胜任的!”同门生茂陵人董崇对寇恂说:“皇上新即位,四方尚未平定,而君侯在这个时候占据着大郡,这是奸谗之徒侧目窥视产生怨祸的原因哩!你应该考虑功成身退了!”寇恂认为他说得对,假称有病不到职办公。
建武二年,寇恂被拜为颍川太守。执金吾贾复在汝南,他的部将在颍川杀了人,被逮捕入狱,寇恂就将他斩首于市。贾复以此为羞耻,他路过颍川,对左右说:“我今见寇恂,我必亲手杀了他!”寇恂知道他的计谋,不想与他相见。寇恂说:“以前蔺相如屈让廉颇,是为了国家”于是命令各属县大张供具,储足酒醪,(执金吾军队入界,)每人都可以得到两个人的酒食。寇恂于是出城在路上迎接,半路假称有病而回。贾复想率兵追赶,而官吏兵卒们都喝醉了,于是过境而去。寇恂派谷崇向帝说明情况,帝于是召见寇恂。寇恂到洛阳被引见帝,当时贾复先在座,准备起身回避。帝说:“天下还没有平定,两虎怎能够私斗呢?今天我为你们和解。”于是共承赐宴,极为欢快,就共乘车出城,结成好友。
高峻拥兵占据高平县,帝入关,准备亲自征讨。寇恂当时跟从光武。帝商议派遣使者去说服高峻投降,就对寇恂说:“你以前制止我这次行动,现在为我走一趟。如高峻不立即投降,我将率耿弇等五营发起攻击。”寇恂奉玺书来到高平县,高峻派遣军师皇甫文出来谒见,言词礼节都不屈从,非常倨傲。寇恂怒,准备杀皇甫文。诸将劝谏说:“高峻精兵万人,有着许多强弩,连年都没有攻下。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掉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寇恂不答应,就杀了皇甫文,让其副使回去告诉高峻说:“军师无礼,已被杀了。要投降,请赶快;不想投降,就固守好了。”高峻惶恐,即日开城门投降。诸将都庆贺,趁机说:“请问杀了他的来使而高峻以全城投降,这是什么原因?”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高峻的计谋都取之于他。现在他来了,言词不屈,必无归降之心。”诸将都说:“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