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义乌市2023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5-27 11:29
参考答案
1.【B】A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是《文赋》,而非最早见于《文赋》C,扩大范围,张铣是从“箴”这种文体的功能角度来解释“顿挫”的 D强加因果
2.【D】太绝对 杜甫的顿挫的成因是诗意的逆转和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
3.【A】既没有句意的跌宕,也没有乐景和哀情之间的张力。
4.同:①都介绍了“顿挫”一词的历史发展:②都认为“顿挫”诗风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且对杜诗思想内容的看法基本相似。
异:③材料一笼统地介绍“顿挫”从创作形式到内容情感的流变:材料二则具体阐述了“顿挫”的内涵从内容思想再到艺术手法的丰富和扩展。④材料一强调“沉郁”对“顿挫”的主导和统一:材料二始终将“顿挫”与“沉郁”视为并列关系。
(评分标准:同每点1分,异每点1分:仅写出“笼统”和“具体”也给1分)
5.①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颔联时空并驭,体现奇绝壮美的审美,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②前后逆转,形成针锋相对之势。首联现回忆听闻,暗含遗憾:再写当下亲临,得偿所愿。③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颔联奇绝壮美,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为颈联的时局和身世感受蓄势。④颈联承讽刺规谏之本,感叹个人身世,展现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危心境。(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满分。从言辞表现的曲折变化、音律声调的跌宕起伏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皆可给分)
6.【B】洋铁桶大喊一声“报告”,是为了突出他表达单独带队去打鬼子的愿望。
7.【C】“养成”文中并无依据。
8.①点面结合,主次分明。着重刻画了主动出击、枪法高强的洋铁桶,兼顾其他民兵队员的战斗风貌:着重叙述人物在战斗中的行动,穿插心理、语言描写。②侧面入笔,巧妙映衬。有意状写了敌人不堪一击与可笑丑态,与英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③幽默轻松,化重为轻。语言幽默诙谐,“母猪河”“鸭子腿”“乌龟王八”,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④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在情节起伏中突显人物典型性格,从到“来不及下命令”的急切,到“人到哪里去了呀”的疑惑,到得知真相的气骂,与得胜时的兴高采烈,一波三折。(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9.①保留了章回体的特征,标题对称,情节独立完整,回目之间衔接无间,但限于报刊篇幅,情节简单:
②塑造新英雄的高大形象,将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与其勇敢、机智之举结合,但人物平面、性格较为单一:
③充分发挥民间口语生动、活泼、通俗、传神的特长,但文艺性削弱,回目的典雅工整,诗词曲赋的穿插都未展现:④体现了不畏强暴、誓死保卫家园的坚贞的民族意志和爱国精神,但对战争的残酷性、深刻性分析不足,具有理想化色彩。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包含“借鉴”与“不足”两方,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GKR。断对一处得1分。
11.【D】“增其旧制”的“制”意为规模、规格。
12.【C】“米不及回去就死在了李谷的府第”错,是抬回家后就死了。
13.(1)(他)所任用的都是五代的士人,难道他们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却在后周变得聪明有才智了吗?(岂······哉:难道····-·吗?“于”状语后置。愚怯:愚昧胆怯。材智:聪明有才智)
(2)臣子接受国君诏命,天下越礼不轨的国家按照顺序被平定,都依照他的谋略。
(受命:接受诏命。僭伪:越礼非正统的政权或国家。次第:依照顺序。策:谋略)
14.①有政治远见。②善谋划。③明敏多材智。(每点1分)
15.【C】“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错,实际为“天下偷安”,词人悲愤之语
16.①手法相似,两词都运用典故。本词用伊尹、诸葛亮及刘备等典故,表达词人复杂的情感。《永遇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抒发对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②主题相似,都含悲愤之情。两首词情感真挚,都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③词风相似,都有豪迈之势。本词“几番际会,风从云和”奔放雄豪,写出男儿建功立业之志。《永遇乐》“金戈铁马”慷慨激昂,突显英雄豪情气概。
(评分标准:每点2分,角度对,分析合理即可)
17.(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18.①空穴来风:②势不可挡:③唾手可得(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填其他成语如果符合要求亦可给分,成语中出现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19.【A】A.特殊含义:B.表示强调:C.反语,反讽:D.引用。
20.(1)明快活泼:以短句为主,琅琅上口,节奏明快。(2)凝练文雅:用四字短语及成语,如“因悲落泪”“天马行空”,来显出凝练文雅。(从整句或排比角度分析,也可给分)(3)周密性:通过描述性的话语对应上文“人的可靠性、同理心和想象力、创造力”,凸显了人的核心价值,体现语言的周密性。(或从悲喜、虚实、过去当下未来等内语境之间分析,也可给分)
(评分标准:紧扣“明快活泼”“凝练文雅”“周密”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每点2分)语言文字运用日:
21.①鲜明的主题。②将代表“武”的运动图标与代表“文”的诗词相结合。③丰富的艺术。④将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评分标准: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22.(1)文杭州 武亚运(紧扣海报特点与亚运主题皆可)(2)齐赏诗画西湖,共享人文亚运。
观钱塘潮赏激情盛会,铸亚运魂创和谐未来。
(评分标准:融入杭州风物与亚运精神1分:符合海报宣传语语体特点1分)
附:文言文翻译:
材料一: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上。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使杨邡。杨邡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邡作为大臣,和将相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杨邡回到家乡。
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之道,选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德,收买民心。只有王朴等人说用兵之策,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大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又升枢密使。
王朴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布局,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没有更改。他上奏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
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钺敲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
啊!王朴的才能,确实可以说是非常贤能了。如果没有遇到世宗,如何能施展出来?世宗在位的时候,对外用兵,攻取战胜:内修制度,制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文章,他所用的都是五代的士人,难道他们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到了后周就变得聪明有才智了?这只是因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发挥了这些人的作用罢了。
材料二:
秦观:我读五代史,看到王朴为周世宗拿定《平边策》的主意,这样之后知道王朴是能够平定天下的真正人才啊!······王朴曾经替世宗谋划平边的策略,······因此王朴把大但是容易支离破碎的国家作为容易攻取的对象,但是团结坚定的国家作为难以攻取的对象,容易攻取的对象应当先平定,难以攻取的对象应当后平定,这就是先灭吴最后才灭并州的原因啊。臣子接受国君诏命,天下越礼不轨的国家按照顺序被平定,都依照他的谋略。如果不是所说的天下的真正的人才,那么谁又能够在那个时代和王朴相比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