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7-01 09:52
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恽南田语)。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
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艺录》序言里有一段话,很生动地形象化地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钱塘洪昉思曰:“诗如龙然,首尾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王渔洋)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洪昉思重视“全”而忽略了“粹”,王渔洋依据他的神韵说看重一爪一鳞而忽视了“全体”;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但王渔洋、赵执信都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摘编自宗白华《写给大家的美学十二讲·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材料二:
白墙落影,有着中国水墨画的境界之美。花草植被、疏枝密叶等自然实物因为光影的作用成为以墙为接受面的绘画题材,虚实浓淡之间,精气神意全有。当对墙上的光影现象进行观察时,可直观地知晓影是花草树木等自然实物的投影,但以审美心胸观之,花是实体的花,树是实体的树,但花影却非实花,树影也非实树。也就是说白墙落影等光影视觉现象,首先源于光对自然实物的作用,但在接受面上留下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时,就并非完全只是对纯粹外在物的反映。正如绘画艺术一样,画中之景虽出自自然万物,但又并非纯粹的模仿,而是画家自身与外物情感交融的产物,毕竟白墙落影的光影现象也是光的艺术杰作。另外,由于自然物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存在,因此会有不同的层面,在以一棵树为整体时,置于前层的树叶,会比后层的树叶在受光面的饱满程度上出现不同,当光从某一个方向照射而来时,投射在墙等接受面上的影象会出现虚实浓淡、层次分明的变化。由于层次分布,光与影的交错,会带来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浓淡粗浅的层次美感。此外,在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光影随自然实物而律动,让无生命的画面变得富有生命意境。那为何虚实的光影能带来审美的视觉享受呢?
老子说“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是恍惚窈冥,但却并不是绝对的虚无。有与无、阴与阳产生万物,万物之本体就是有无虚实的道,因此万物之象要体现道,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反观白墙落影,虚实之间,并非完全只是纯粹地反映自然实物本身的具象,而是以光影的虚来反映自然实物本身的实,通过在虚实之间来把握事物的本体生命。而中国古典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虚实结合,虚实之间才能反映有生命的世界。随着光的照射,人将目光投射于墙等接受面上的光影形象时,不仅可见识大自然所创造的无比精妙的画作,也可体味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意象世界。白墙落影的艺术境界与中国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人则终不愿描写从“一个光泉”所看见的光线及阴影,如目睹的立体真景。而将全幅意境谱入一明暗虚实的节奏中,“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既然老子讲万物都生于“有”,而“有”生于“无”,在白墙落影的光影图像中,以实象而观虚象,以虚象而衬实象,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在这种虚实之间,人们通过对光影图像的视觉把握,以有限到无限,以树观树影,由花赏花影,从而“取之象外”,可领悟到一种“艺术境界”。
(摘编自宋思捷《光影的形上之美-以“白墙落影”的光影现象为例》)
1.下列对材料一中各位古人艺术观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昉思认为诗应该像一条真实的龙,首尾鳞鬣全都具备,否则就不是龙。
B.王渔洋认为诗应该像一条神龙,只露出身体某部分也可,出现全体也可。
C.赵执信认为创作者应通过神龙一鳞一爪的象征性显示龙的整体存在。
D.洪昉思重全轻粹,王渔洋重粹轻全,赵执信则达到了全和粹的辩证统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粹”要求去粗存精、洗尽尘滓,这“粗”和“尘滓”即艺术表现里的“实”。
B.虽然“全”“粹”看似矛盾,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却能二者兼顾且能辩证结合。
C.万物之象体现了道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虚实的光影能带来审美视觉享受。
D.虚实之间才能反映有生命的世界,离开虚实,任何艺术都无法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3.下列选项,最符合“全与粹辩证统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C.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4.国画大师齐白石在纸上画两只活灵活现的大虾,除此别无一笔,却令人感到满幅是水。请结合材料,用“全与粹、虚与实”的理论对此画作进行赏析。(4分)
5.白墙落影的境界之美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沙之书
[阿根廷]博尔赫斯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
我单身住在贝尔格拉诺街一幢房子的五楼。几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我听到门上有剥啄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许是我近视,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
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外国人。开头我认为他上了年纪;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纳维亚人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给了我错误的印象。
“我卖《圣经》,”他对我说。
我不无卖弄地回说:“这间屋子里有好几部英文的《圣经》,包括最早的约翰·威克利夫版。我还有西普里亚诺·德瓦菜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从文学角度来说,是最差的,还有武尔加塔的拉丁文版。你瞧,我这里不缺《圣经》。”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搭腔说:“我不光卖《圣经》。我可以给你看看另一部圣书,你或许会感兴趣。我是在比卡内尔一带弄到的。”
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有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书脊上面印的是“圣书”,下面是“孟买”。
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翻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那时候,陌生人对我说:“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声调很平和,但话说得很绝。
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地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我为了掩饰惶惑,问道:“是不是《圣经》的某种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答道。
然后,他像是向我透露一个秘密似的压低声音说:“我是在平原上一个村子里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的。书的主人不识字。我想他把圣书当做护身符。他属于最下层的种姓,谁踩着他的影子都认为是晦气。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他让我找找第一页。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
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不像是自己的:“这不可能。”
那个《圣经》推销员还是低声说:“不可能,但事实如此。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荒诞的编码办法。也许是想说明一个无穷大的系列允许任何数项的出现。”
我和他谈话时,继续翻弄那本无限的书。我假装兴趣不大,问他说:“你打算把这本怪书卖给不列颠博物馆吗?”
“不,我卖给你。”他说着,开了一个高价。
我老实告诉他,我付不起这笔钱。想了几分钟之后,我有了办法。
“我提议交换,”我对他说。“你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这本书;我现在把我刚领到的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和你交换。这部《圣经》是我家祖传。”
“好吧,就这么定了。”他对我说。
使我惊奇的是他不讨价还价。后来我才明白,他进我家门的时候就决心把书卖掉。他接过钱,数也不数就收了起来。
那人离去时已是夜晚。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其中一页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摹下来。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其中最高潮部分是“沙之书”使我备受折磨,烦恼不堪。
B.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一是“沙之书”逐渐显现的奇妙特性,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了图书馆。
C.“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地方是一片树林”一句话的含义是: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得以永存,也因此而容易被忽略。
D.小说结尾通过“我”将“沙之书”藏起来的举动,表现了人类在面对无限的事物时从无所适从到冷静应对的心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展开叙述,情节荒诞离奇而又引人入胜,与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风格相近。
B.小说前面介绍许多《圣经》的版本,为下文用《圣经》换取“沙之书”作了铺垫,前后照应合理。
C.“他不讨价还价”“决心把书卖掉”“数也不数就收了起来”设立了悬念,为下文我得到书以后的感受和做法埋下了伏笔。
D.小说采用象征手法,以一本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无限延展且有无限可能的书,折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
8.小说中“我”对“沙之书”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6分)
9.作家博尔赫斯将荒诞的内容写得煞有其事,像真的一样。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达到“真实”效果的。(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