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1-16 11:51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①贯之:诗人的朋友。②悰cóng:快乐。
(1)这首诗题为“沧浪亭怀贯之”,诗中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个“怀”字的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认为“日光穿竹翠玲珑”描写景色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妙。你觉得哪句更好?请回答并说明理由。(4分)
(3)这首诗的颔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诗人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寻找贯之的踪迹,隐含了“怀”字;②诗中所写的危台、林木、翠竹,都留下了贯之的足迹,让人怀念;③写酒友离散、诗社凋零,表现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④“君又暂来还径往”一句回忆贯之来时和离去时的情景,充满了怀念之情。(4分,每点一分)
(2)(4分)示例一:“日光穿竹翠玲珑”更好。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红林翠竹之中,本来适宜会集朋友,把酒赋诗,但酒友离散,诗社凋零。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自然地引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4分)
示例二:“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日光穿过竹林,原本翠绿的颜色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呼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借助对秋色、红林、日光、翠竹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对友人深沉的怀念。2、拟人:不说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画面有动感,激发想象。(每点3分)


二:
(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1分)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1分)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1分)
(2)“日光穿竹翠玲珑”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么惬意的红林翠竹间,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不在,诗社亦凋,(1分)以乐景写哀情,(1分)自然地引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日光穿竹翠朦胧”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竹子原本翠绿的颜色因耀眼的阳光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照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1分)借景抒情,(1分)以抒发思念友人的寂寥之情。(1分)

三:
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2分)诗人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这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3分)
2.(6分)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秋色”“日光”以及“红林”“翠竹”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清幽萧疏的氛围,表现出对友人深沉的怀念。(4分)另外,用语形象,富有动态。不说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日光穿过竹间,竹色更显玲珑。(回答为拟人手法也可以)(2分)


1.这首诗题五、六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尾联刻画了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颈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1分)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的梧桐(1分)。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2分)
2、尾联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2分) “君又暂来还径往”一句回忆贯之来时和离去时的情景,充满了怀念之情。(2分“醉吟”句直言友人离去后诗人诗酒无伴,知音难觅的孤寂。直抒胸臆。(2分)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早年以父荫补官。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曾任大理评事,范仲淹举荐他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后来被弹劾除名,寓居苏州沧浪亭。后复为湖州长史。工诗文。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甚为欧阳修所重。有《苏学士文集》。

赏析:
这是诗人登沧浪亭怀念朋友之作。一开始就出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形象。他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正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由于心境寂寥,望中的景色也偏于清冷。霜林自红,而说秋色入林,在拟人化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秋色已深。竹色至秋依然青翠,而日光穿过其间,更显得玲珑。林红竹翠,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颈联两句写景,比兴意味很重,零落的秋景中带有人事象征,因而自然地过渡到末联,引起诗人惋惜聚散匆匆,慨叹无人伴其醉吟。
诗题为“怀贯之”,篇中并没有出现“怀”的字样,但从诗人长吟远慕的情绪和行动中,却表现出对友人的强烈、深沉的怀念。诗中友人虽未出面,而处处让人感到他的存在,时时牵绕着诗人的感情和思绪。那危台,那林木,那翠竹,都曾经是作者和友人登览、吟咏的对象,其间都如同留有友人的一点什么,却又无可寻觅,反而触景兴慨。这样从诗人怅惘的状态和表现中,便把萦绕在心头难以排遣的怀念之情表现得非常深入切至。
怀念人的诗,格调上一般以低回婉转容易取得成功,但此诗气格却颇显高远。开头独步无聊、危台四望,就有一种超迈迥拔之气。所写的红叶、秋桐等秋景,也是以清幽萧疏的基调,反映着人的情绪。诗中说友人是“暂来径往”,从字面上来看,他离别的当儿也没有那种依依之情。诗人的怀念属于更深沉、更内在的一种类型。而这,在艺术上更难于表现一些。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送李端》《喜见外弟又言别》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
梅尧臣《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
杜牧《江上雨寄崔碣》阅读答案
罗隐《桃花》阅读答案
张潮《商调·黄莺儿 赠燕》阅读答案赏析

有帮助
(19)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