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 >

陆游《初发夷陵》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9-19 23:25
初发夷陵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注】
①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峡生活之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出发时所作;②鹘:一种鹰类的猛禽。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鼓吹雄:鼓声震天,喇叭长鸣。
百滩:极言滩多。范成大诗:“连滩竹节稠。”失途穷:即失穷途,指出峡后路途坦荡。范成大《胡孙愁》诗:“仆夫酸嘶诉途穷。”
指顾中:一指手、一回头,喻时间短暂。
鹘(gǔ):隼类,猛禽,故称“俊鹘”。
三丈黄旗:悬挂桅杆上的旗帜。三丈极言其长。便风:顺风。李白《送殷淑三首》:“天明尔当去,应有便风飘。”温庭筠《苏小小歌》:“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参考译文
百面画鼓齐鸣,摇动峭壁、响似春雷,越过三峡险滩,惊魂甫定,好不快哉!
船头远眺,视野愈宽山愈窄;回观身后,天刀劈石两边开。
雄鹰振翮,追风逐浪,掠岸低飞快;大鱼腾跃,互相比试,竟欲上天台!
我早已心中有数,偶露眉梢,何须猜怪?请看黄旗高三丈,迎风猎猎、穿山过海!


相关试题
1.此诗颔联和颈联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6分)
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①夸张。“地辟天开”写峡内峡外的对比后的感觉,既描绘出阔远的江面景色,更刻画了初出三峡时豁然开朗、乍喜还惊的心情;②动静结合。颔联写“山平水远”的静景,给人以静穆阔大之感,颈联写鹘飞鱼跃的动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态;③虚实结合。巧妙地将神话和眼前的现实之景融为一体,将夷陵江面壮而又奇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每点2分,共6分。考生如答成“远近结合”并分析有理,也可给分)
2.这首诗的诗眼是“喜”,统一写景和抒情。(1分)全诗写景壮阔,气势雄伟,此意境是作者结束了八年的川峡生活奉诏离蜀东归时得意和喜悦心情的写照。(2分)尾联描绘喜从何来,诗人觉得前路好像江上的官船顺风而下,风帆高扬,展现了诗人想报国杀敌,有一番作为喜悦兴奋心情。(2分)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的写法很像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咫尺万里的气势。
B.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着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胆破的危险,好像走到了绝境之中。
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却偏要说在“指顾”之中,又把延伸的空间扯远了。
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纵横交错自下而上,从大处落笔写得细致入微。
E.杜诗妙在将立意恢宏与笔触细腻等对立的审美范畴和谐统一,陆游诗深得此中三昧。
2.作者因何而“喜”?全诗是怎样体现这一情感的?(6分)
参考答案
1.(5分)C(3分)D(2分)
【解析】C.延伸的空间是被“拉近”了。D.是自上而下,从小处落笔。
2.(6分)第一问:①过尽险滩,诗人顺风顺水,视界开阔、心胸开朗之喜;②奉诏东归,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要有一番作为之喜。(2分)
第二问:①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写景视角,时空开合设计巧妙,以山平水远、苍茫开阔的景色来抒发胸中块垒;②实写眼前之景却达到目力所不及的地方,于是引出“地辟天开”的想象中的境界,虚实结合构成一个壮阔宏伟的境界,以此来展现人生抱负;③以比喻的手法极写战鼓雷动、浪涛拍打江岸的声响,动静结合互相映衬,从“百滩过尽失途穷”和“大鱼腾出欲凌空”,来表达难抑的喜悦之情。(4分)



赏析
《初发夷陵》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陕生活之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官船经岷江,过川江,顺流而下,端午过后便到达夷陵(今湖北宜昌)。该诗就是在船发夷陵时写的。
诗人描写了船过三峡时的惊心动魄的情景,又写了自己喜悦的心情。该诗气势雄浑,才气豪健,使事熨帖,对仗工整。
首联“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是回顾到达夷陵之前,船过三峡时的惊心动魄的情景。古时放舟出峡,舟人往往击鼓而行,鼓声响如春雷,震彻两岸,气势雄壮。诗人经过瞿塘峡时便曾有“旗下画鼓如春雷”的惊叹。长江三峡向以滩险闻名于世,巨石暗礁密布水底,使得江流“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而且三峡一带水道曲折,舟行江中,常有川尽途穷之感。因此,当闯过这些险滩到达夷陵的时候,惊魂甫定、充满喜悦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颔联写夷陵地段江面的壮阔。夷陵在三峡出口处,江水在峡中约束既久,至此则奔涌而出,一泻千里,江面豁然开阔。此时站在船头,极目远望,“山平水远”,江天一色,苍茫一派;而且回顾来路,指点眼前,峡内峡外两相对比,确有“地辟天开”之感。所以“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既是从阔远的画面上来描绘夷陵江面的景色,更刻画了初出三峡时那种豁然开朗、乍喜还惊的心情,生动传神。
颈联如同用近镜头,摄取了江面上一组美丽奇特的画景。“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是说雄鹰振翮奋飞,追风逐浪,掠岸而去;大鱼腾跃出水,几乎要凌空而上。前句写天上,后句写水面。前句中,“遥”字可见江面之宽,“掠”字可见鹰飞之迅;后句中,“腾”字状鱼之活泼,“欲凌空”,更形腾跃之势。此联与上联互相映衬,由远及近,由虚而实,将夷陵江面壮而又奇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诗人喜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船行出峡,一心胸为之开朗,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但另一方面更是对故乡的渴想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自慰之感,所以不由高唱“三丈黄旗舞便风”。“黄旗”本指战旗,陆游其他诗中便有“将军驻坡拥黄旗”、“大将牙旗三丈黄”等句。此处指诗人坐船上的旗帜。“便风”是顺风。沿江而下。轻舟顺风,旌旗猎猎,是令人惬意的。诗人从入川到出川,连同途中往返,已经十个年头了。十年问,虽然曾有过亲临前线戍边的生活,但更多的时候是不受朝廷重用,心头压着报国无门的痛苦。而这次奉诏还朝廷对,或许能向皇上倾吐报国的襟怀。果能如此,“三丈黄旗舞便风”便是驰骋疆场,为国杀敌的吉兆了。这种感情的表达与前三联的客观描写十分协调。
综观全诗,其特色有二:一是极尽点染之功,将一幅锦绣长江图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的写景手法,既有大笔濡染,又有细致勾画,有远有近,或高或低,历历如绘。二是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热情洋溢,意气飞动,感人至深。


文章标签: 写景   山水  



相关阅读

陆游《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阅读答案附赏析
王柏《野兴》“兴来锄晓月,倦后卧斜阳”全诗翻译
秦观《纳凉》阅读答案及赏析
谢枋得《春日闻杜宇》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陆游《过野人家有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晏殊《寓意》阅读答案附赏析

有帮助
(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