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全诗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3-11-17 23:33
《兵部尚书席上作》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作于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是一首朗吟于兵部尚书李司徒筵席上的即兴之作。

兵部尚书席上作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杜牧回到长安任监察御史不久,即分司东都,到洛阳任职。一天,在洛阳闲居的李司徒宴请宾客。由于杜牧是监察官,人家不敢请他。他听说李家的歌舞很有名,想去欣赏。托人暗中通知李,说杜想来。李不得己,只好请他赴宴。请帖送到时,杜牧正在饮酒,已半醉,立即到李家来。宴会上,两边侍立着上百名歌舞女郎,不仅技艺精熟,而且长得很美。杜牧仔细看了一遍,喝了三大杯酒后问李:“听说有个名叫紫云的,是谁呀?”李指给他看,杜注视了一会儿说:“真是名不虚传,应该把她送给我。”这话说得突然而又粗鲁无礼,惹得主人低头大笑,周围女子全都笑了起来。杜牧自觉醉后狂言欠妥,又喝了三大杯,站起来朗诵了这首诗。前两句是:“华堂今日绮宴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全诗的意思是,华贵的厅堂上正举行盛大宴会,谁请了我这个分司御史来?忽然口出狂言,使满座宾客大惊,连两边的女郎,都一齐回头注视我这无礼的客人。近似闹剧,然情趣盎然,醉汉形象十分逼真。

鉴赏
这首诗最早见于唐孟棨《本事诗》。《本事诗》“高逸第三”云:“杜为御史,分务洛阳时,李司徒罢镇闲居,声伎豪华,为当时第一。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筵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杜持宪,不敢邀致。杜遣座客达意,愿与斯会。李不得已,驰书。方对花独酌,亦已酣畅,闻命遽来。时会中已饮酒,女奴百余人,皆绝艺殊色。杜独坐南向,瞪目注视,引满三巵,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传,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亦皆回首破颜。杜又自饮三爵,朗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意气闲逸,旁若无人。”对诗的本事所记很详,有助于理解其意蕴。
华丽的厅堂,盛美的筵席,烘托出当日非同一般的节日氛围。主人的华贵气派,宾客的名士身份,均在不言之中。虽则是“罢镇闲居”,李司徒的摆设、排场,仍不愧是“当时第一”。诗人当时任职洛阳,是分司东都的监察御史,官位显赫,李司徒不敢随便邀请他莅临“声伎豪华”的私宴。只是在诗人派人向他表示希望参加的意向后,李司徒才不得已相邀。了解这层背景,就能体会“谁唤”二字实在有着强烈的调侃意味。照理说,李司徒设筵相邀,客人自然是他“唤”来的。但是,事实上却是诗人自己要来的,李司徒则是被迫而为。倘若果真要寻究是“谁唤分司御史来”的话,实在不如说是“绝艺殊色”的歌伎“唤”他来的。这劈空一问,如异峰突起,使诗情徒现戏剧性变化。诗人自不无几分得意,李司徒则被将了一军,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诗人接到李司徒“驰书”相邀时,正好“对花独酌,亦已酣畅”,仗着几分酒意,匆促赴筵,当然更肆无顾忌。他“独坐南向”,一副傲然不群的意态;“瞪目注视”歌艺超群、姿色绝佳的歌妓,连饮满酒三杯,询问李司徒“闻有紫云者,孰是?”原来他是爱慕歌妓紫云之名而来。李司徒指给他看,他居然当众索讨名妓。唐突、清狂,无怪乎满座宾客皆惊骇不已。李司徒“俯首而笑”,无言可答;两边百余名粉墨献艺的歌妓也一下子“回首破颜”,忍俊不禁了。诗人却又连饮三杯,朗吟而起。他即席高声吟唱的,就是此诗。“意气闲逸,旁若无人”,刻画出一个风流俊爽、仪态非凡的诗人才子的形象。
诗人登第后在扬州当幕僚时,曾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的诗句,对往日放浪形骸、沉湎酒色的生活表示自嘲和追悔。诗人借酒索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痼习。而即席吟诗,出口成章,捕捉住当时的场景、氛围,人物神情、意态,为寻芳猎艳留下真实的自我写照,又使人想起曹植七步为诗的风度。全诗率口而成,不假雕饰而自有神韵,表明诗人在风流不羁的“清狂”之外,富有神奇俊迈的杰出才华。



相关阅读

唐.杜牧《过华清宫三首》全诗翻译及视频解读
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碧山终日思无尽 芳草何年
杜牧《鹤》阅读答案及全诗鉴赏
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倖名”全
杜牧《题木兰庙》“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
杜牧《秋浦途中》“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