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学案导学设计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2-23 16:05
琵琶行并序
学习重点 1.阅读诗歌,感知人物形象,鉴赏古典诗歌的意境美。2.赏析本文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
一、文本名句
1.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7.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8.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二、白居易诗歌名句
1.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文本导学
1.词语理解
(1)一词多义
①言感斯人言:名词,话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说
②命遂命酒:动词,叫,吩咐命曰《琵琶行》:动词,命名,题名
③数使快弹数曲: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④暂凝绝不通声暂歇:副词,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副词,忽然,一下子
⑤语又闻此语重唧唧:名词,言语琵琶声停欲语迟:动词,说话千载琵琶作胡语:名词,音乐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动词,告诉
(2)古今异义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②因为长句
古义:于是创作。
今义:a.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b.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③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忽然爆发出。
今义:a.动词,鼓出来;b.形容词,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⑤秋月春风等闲度
古义:随随便便。
今义:平常;随随便便。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⑦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⑧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走了以后。
今义:去了又来。
⑨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
今义:向着前方。
(3)虚词归纳
①是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指示代词,这,此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表示肯定判断,是
②为因为长句:动词,创作,读wéi初为《霓裳》后《六幺》:动词,弹奏,读wéi为君翻作《琵琶行》:介词,替、给,读wèi
2.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3)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3.特殊句式
(1)送客湓浦口:省略句,“送”省略主语“我”,“湓浦口”前省略介词“于”
(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后置句
(3)感斯人言:为动用法
(4)左迁九江郡司马:被动句
4.语句翻译
(1)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译文: 
(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译文: 
(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译文: 
答案 (1)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2)曾经跟姓穆和姓曹的两位著名琵琶师学习弹奏琵琶。
(3)我京官外调已经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语打动了,今晚才感觉到被贬的失意之情。

1.诗前的小序写了哪些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 
答案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点明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朗读第二段思考:琵琶女的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 
答案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女大概根据当时的心绪选定了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娴熟。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挑……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

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请以三次演奏为线,探究下列问题:
1.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弹奏的曲子是什么,文中也没有明确交代,同学们能判定出是哪种基调吗?为什么?
答: 
答案 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三: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三是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和它一致。
2.琵琶女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答案 因为她的羞涩,因为她此时的复杂心理:一方面自惭身世,抑郁不平;另一方面对于别人的盛情邀请既有所顾忌又不好拒绝。作用:表现了她不愿意见陌生人又不好不见的不安与局促,为下文写她的身世做好了铺垫。
3.第二次弹奏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1)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侧面烘托琵琶女非凡的技艺,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2)“江心秋月白”提醒诗人从乐声中回到现实中来,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浩茫的心事,引起情绪上的波澜。(3)景物描写点染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创造了美妙的意境。
4.诗人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却“泪湿青衫”?
答: 
答案 琵琶女听到诗人的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诗人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将琵琶声写得如此动人的?请结合第二段进行赏析。
答: 
答案 (1)运用了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形象。如将“大弦”比作“急雨”,将“小弦”比作“私语”;将清脆的声音摹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将婉转流畅的声音摹为花底的莺语,将爆发的声音摹为铁骑突出刀枪的鸣响。
(2)叠词、联绵词的运用。“嘈嘈”“切切”“间关”(叠韵)“幽咽”(双声)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3)侧面烘托。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通过听众的反应和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展示音乐的美妙。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作《新乐府》《秦中吟》等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2.背景展示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莫大的嘲弄。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3.文体知识
行,又叫“歌行”,与“歌”“引”(还有曲、吟、谣等)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上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



相关阅读

“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的意思及全
白居易《观刈麦时为盩厔县尉》“田家少闲月,五月
《竹枝词四首其一》“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
“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的意思及全诗
白居易《轻肥》“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鉴赏
白居易《题岳阳楼》“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