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养鸭人》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2-04 22:19
养鸭人
筱敏
⑴乡村,还留着这一面驯顺的池塘。养鸭人来到这里。
⑵绿意慵倦,旧年相熟的苔草,刚进入夏季就衰老了,倒伏着,瑟缩着。听凭车辙和鞋印碾过去,踏过去。桥架起来了,于是有车,楼宇竖起来了,于是有并不荷锄而出的人。风已经是反季节的了,带着金属尖利的呼啸,从池塘上空划过的时候,池塘就梦魇一般的痉挛一下。
⑶夏季很冗长。公路是棕红色的,如一道鲜活的擦痕,切割着水湄笔直而去,又笔直地切割了远方的山脚。那道棕红色的擦痕也很冗长。
⑷走了比乡愁更漫长的路,养鸭人在这里搭起他的席棚。把骨节粗大的手掌拢在眉际,并非为着遮住乡野暴烈的日光,却是为着遮住都市声浪的日渐近逼。在每一个遍体尘土的傍晚,他次第收缩自己的视线,如同次第收缩对世界的幻想。
⑸当鸭群在晨间欣然醒来,摇摆着扑入池塘中嬉戏的时候,那种生之欢愉是如此饱满。暗影在席棚之下,而日光尽情倾下。池塘在欢愉中绽开,苔草在欢愉中青润,绿水中是银亮的光斑和洁白的羽翎。只有养鸭人知道,苔草和鸭群都只存活一季。生之欢愉是没有未来的欢愉。
⑹故乡已经不可触摸,他是漂流的,漫无目的地漂流了一季,又漂流了一季。因为远方总是好的。而当远方也被挤迫着慵倦并且沉落的时候,究竟有什么可以长存?席棚的日夜都是低矮的,漂流者是低矮的,夜里靠近哪一盏灯,才能确切地感觉到其实还很健壮的自身?
⑺月亮如儿时一样升起来了,橙黄色,很瘦弱,一言不发,却依然带着一个奔月那样明亮的关于远方的故事。远处的山更浑糊了,近处的山更沉重了。目力所及的每一座楼房都紧闭着,只留下几方如月光一样橙黄得黯淡的玻璃。鸭群睡了,而虫鸣仍在,儿时一样的清越,在仅存的水湄和苔草之中。又有一股带着金属气味的风划过,月亮就在池塘里痉挛了一下,望之令人心惊。
⑻忽然他开始喊叫——
⑼“……啊!——啊,啊……——啊……”
⑽像是呼唤,也像是抒情。于是夜空中有了一种裂帛似的回声。然而没有人能听懂这外乡人的语音。
⑾鸭群惊着了。忽啦啦一阵张皇的扑翼,逃亡似的纷纷扑入水中,然而池塘依旧惺忪。远远的黑暗中传来几声狗吠,很困倦的。没有一扇门就此打开,回应他的嘶叫。
⑿于是,一切复又平静,或许世界上还有未曾撕碎也未经证实的远方的故事。此刻,那故事也必定栖在夜色之中。
⒀养鸭人就枕着那故事睡着了。
⒁他当然不会梦见,将近一百年前有一位名叫卢森堡的女人是怎样做着关于池塘的梦。这位曾经使整个欧洲为之惊厥为之歌哭的女人,这位曾使整个世界为之侧目为之摇曳的女人,一次再次地梦见自已是一个乡村的牧鹅女,赤足走在露水深重的苔藓上,于是世界不再存在,只余了她默默地照看绿水,照看水中银亮的光斑和洁白的羽翎。那面有着月光的池塘对于她太遥远太遥远了,那是一个无法撕碎也无法证实的远方的故事,她是枕着这个故事逝去的。
⒂假如养鸭人在梦中与她相遇,他能不能领她去找远方的乡村?
(选自《血脉的回想》,有删节)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前三段的环境描写,展现了一派乡村衰落的景象;特别是风“带着金属尖利的呼啸”和乡村被公路切割得支离破碎的描写,揭示了乡村受城市挤压侵扰、生态遭到破坏的现状。
B.本文8至10段以繁琐的文字写了养鸭人的喊叫,这凸现了人物的踌躇满志,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的反抗和对远方的呼唤;其中还用到了比喻,既生动地写出了回声嘹亮、静夜空旷,又烘托了人物内心的孤独。
C.作者最后写到了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的波兰女革命家卢森堡,是因为养鸭人和卢森堡都爱池塘和放牧,也都热爱自然、向往远方;并以此说明人类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有对梦想的向往。
D.本文是一篇散文性小说,通过大量的环境描写,围绕养鸭人不断漂流的放牧生活,表现了城市化进程中因过度开发给乡村带来的困扰;养鸭人对远方的向往,卢森堡对乡村的渴望,蕴含了作者对乡村重归平静安宁、自然重现生机的憧憬。
5. 结合全文,分析第12段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或许世界上还有未曾撕碎也未经证实的远方的故事。此刻,那故事也必定栖在夜色之中。
6.本文的语言文字优美动人,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4.B. 【解析】:该项有两个错误,第一,“繁琐的文字”错,应是“简洁优美的文字”;第二,“踌躇满志”错,应是“心中的迷茫”,因为养鸭人一直在漂流着,一直在寻找远方美好的乡村,而眼前这个被“车辙和鞋印碾过踏过”的乡村、被“带着金属气味的风划过”的乡村,不可能让养鸭人“踌躇满志”,只会让他感到“迷茫”。
5. 【答案】:①虽受现实困扰,但相信远方还有完整美好的乡村,表明对未来的希望。
②蕴含了对乡村重归平静安宁、自然重现生机的憧憬。
③也蕴含对生活中拥有理想、信念的人们的肯定。
【解析】:(评分建议:答出1点给3分,任意2点给5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首先明确划线句有无艺术特色,然后再圈划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文意进行解答。“未曾撕碎也未经证实的远方的故事”指的是对完整美好的乡村的向往等;“栖在夜色之中”,则有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之意。
【技巧点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这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一般可采用关键词解读法、手法解读法、情感解读法和主旨解读法等方法来作答。比如本题,应结合关键词和语境来分析句子的含意。
6. 【答案】:①语言文字典雅秀丽,绘声绘色、形神兼备。对乡村环境的描写,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如“风……带着金属尖利的呼啸”“公路是棕红色的,如一道鲜活的擦痕”“绿水中是银亮的光斑和洁白的羽翎”;对人物的描写,以貌写心,形神兼备,如“养鸭人……把骨节粗大的手掌拢在眉际,并非为着遮住乡野暴烈的日光,却是为着遮住都市声浪的日渐近逼。在每一个遍体尘土的傍晚,他次第收缩自己的视线,如同次第收缩对世界的幻想。” “卢森堡……一次再次地梦见自已是一个乡村的牧鹅女,赤足走在露水深重的苔藓上……”
②修辞手法多样。文中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令人映像深刻。如:“绿意慵倦,……” “月亮如儿时一样升起来了,橙黄色,很瘦弱,一言不发,……” “公路是棕红色的,如一道鲜活的擦痕……”
③对环境的描写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画面感浓厚,又饱含情韵。如“远处的山更浑糊了,近处的山更沉重了。” “鸭群睡了,而虫鸣仍在,儿时一样的清越,在仅存的水湄和苔草之中。”
【评分建议】6分。答出1点给3分,任意2点给满分;每一点有要点、有分析、有例证,给3分;若只有要点、没有分析要酌情扣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