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高尔基《乌米》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10-14 16:53
乌米
[苏联]高尔基
①……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②清风从阿伊·佩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③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④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一次,我去看她。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⑤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⑥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⑦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⑧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⑨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你也会看见的。”
⑩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6. 文中画线部分对小说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承有关歌声的描写,下启“我”去看望乌米的内容,同时也交代了乌米的歌声心事重重的原因。
B. 从“疯老婆子”的称呼中可看出村民们厌恶的心态,这为后文“我”对乌米的态度埋下伏笔。
C. “听了七个年头”,这个时间跨度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也凸显了乌米性格中的闪光点。
D. 借村民之口插叙六年前的往事,这不仅使叙事节奏富有变化,还让内容上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早晨“我”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歌声”作为开篇,显得格外自然,确定了全文的描述角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B. 文章第⑤段采用以有声衬托无声、远近高低结合的方式来写景,表现出乌米居住环境的幽静肃穆,也暗示人物的命运。
C. 与《祝福》(鲁迅)较为相似的是,文章也主要是以主要人物的眼睛这一细节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乌米的性格。
D. 这篇文章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紧张的冲突,而是截取一个生活片段,反映作者对如何面对不幸命运这一问题的思考。
8. 文中反复写乌米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9. 作品是怎样叙述乌米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6. B 7. C
8. ①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②使全文交织着忧伤和希望的色彩,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③引起读者对她的悲苦命运的关切,更唤起读者对她品格的敬仰。
9.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乌米的歌声引出乌米的故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使叙述集中。④环境描写与叙事相结合,使乌米的故事具有哀而不伤的诗意美。⑤在叙事中穿插“我”的心理活动,直接表达对乌米的同情与敬意,有利于表达小说的主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综合赏析能力。
B.“厌恶的心态”错,文章没有直接写出村民对乌米的心态,隐约表现的是对乌米的行为的不理解。“埋下伏笔”错,“我”的态度与村民的态度没有直接关联。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C.《祝福》中推动情节发展的是祥林嫂的三进鲁镇,其中的肖像描写对情节发展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是乌米的歌声,至于其中第⑥段“乌米的眼睛”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了乌米的乐观善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对情节发展则没有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描写乌米的歌声,开头前两段“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这里的歌声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使全文交织着忧伤和希望的色彩。
第七段“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这里的描写是在了解了乌米的故事后,歌声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
结尾部分“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这里的歌声是在作者与乌米近距离的接触后,了解了乌米满怀期待的等待的执著,歌声更能引起读者对她的悲苦命运的关切,更唤起读者对她品格的敬仰。
乌米的歌声在文中反复出现,起到了线索作用,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为全文点染上了一种忧伤与希望交织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构思的能力。
结合“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村民们对我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一次,我去看她”“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我问她”“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可知,小说从“我”的视角来写乌米的故事,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串联故事情节,使故事叙述集中而紧凑。
结合开头前两段“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这以歌声引出乌米的故事,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叙述乌米故事的过程中,“清风从阿伊·佩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一方面营造一种诗意而伤感的氛围,一方面衬托人物的形象和心理,与叙述的故事融为一体。
结合“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可知,这些都是“我”的心理活动描写,直接表达“我”对乌米的心理感受,表达对乌米的遭遇的同情,对她执著期待的敬意。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