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5年山东省17地级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之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5-10-30 10:44
文言文阅读
1.(201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欧阳修《归田录》)

参考答案:
10. A
【解析】B.与世隔绝的地方。C.详细。D.延请。
11.D   【解析】A.助词,起凑足章节作用,不翻译。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王攻宋”之间,不翻译。D.和例句中的“之”一样,代人。
12.(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解析】(1)注意“平旷”“俨然”“属”等词语的翻译。(2)注意 “乃”“无论”的翻译。
13.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解析】理解全段全句意思后再断句。一般在分句后,主谓间等地方停顿。


2.(2015年山东东营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 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勍(qíng):强而有力。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2分)

答案:
10.①鼓:击鼓进军  ②歼:被杀死  ③重:再次  ④以:凭,靠
评分: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怜悯年老的敌人,就如同屈服于敌人。
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
12.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泓之战中宋公恪守“君子”和古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
评分:两种原因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3.写作目的一:两文写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战争胜利就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写作目的二:两文写作目的均不在于再现战争的场面经过,而在于揭示战争成败的因果关系。
写  法  一:两文都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写论战,略写战争经过,有力地突出了写作意旨。
写  法  二:都运用了衬托。用鲁庄公的无知浅陋衬托曹刿的足智多谋;用子鱼的随机应变、杀伐决断衬托宋公的墨守成规、自以为是(或以子鱼的急功近利衬托宋公的尊礼守信、远见卓识)。
评      分:答对其中一个角度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3.(2015年山东聊城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7.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2分)
8.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孙昊兵法        好读书,不求甚解
B.再发,又中                          一鼓作气,再而衰
C.以所爱良弓赠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飞由是益自练习                      益慕圣贤之道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10.结合选文说说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2分)

答案:
5.① 这个,这样   ②犯错误(说明:本题2分。)
6.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说明:本题2分。)
7.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说明:本题2分。)
8.C(说明:本题2分。)
9.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明,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说明:本题2分。)
10.少有大志,而勤学苦练不止。(说明:本题2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