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2-05 09:37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湘阴三郭”,郭嵩焘、郭崑焘、郭崙焘兄弟三人在历史上       ,皆为杰出人物;又是        ,各有所长。探究他们的成长道路,不能不追溯其家世         与家庭教育。
A. 并提  春花秋月  渊源    B. 并称  春兰秋菊  渊源
C. 并提  春兰秋菊  源远    D. 并称  春花秋月  源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并称:一齐称道,齐名;相提并论。并提: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春兰秋菊: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春花秋月:比喻美好的时光与景物。渊源:比喻事情的本原。源远:源头很远,常说“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我们呼唤,在现实生活中能有更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为了民族的未来而思考,而奋斗。
B. 内无余钱剩米,外无豪友强援,衣食不继,生计成忧,在生存和生活两方面,唐伯虎已被逼至悬崖边。
C. 一条大河从村边奔腾而去,雪白的浪花激荡涌起,宛如白玉般地迸溅开来,滋润了整个村子。
D. 这些带着本乡土产去贩卖的车子,往往成群成帮,队伍拉得老长,道上飞扬的尘土是他们的旗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句中的“像”仅表示例举;B项,“困难的边缘”喻为“悬崖”;C项,“浪花”喻为“白玉”;D项,“尘土”喻为“旗号”,
3. 下列句子中,与上句“楼台遗迹留丹火”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 秋高鹰隼傍霄抟    B. 九流争赴水萦蟠
C. 几处溪山存旧物    D. 江汉回波散翠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秋高”为主谓结构,与之对应的“楼台”则是名词;B项,“争赴”为动词,与之对应的“遗迹”为名词;D项,“几处”不能与名词“楼台”对应。
点睛: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                        ,人类将始终是幻想国中的美丽而无用的幼芽。
①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
②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行动便常常误入歧途
③于是,如果只有春天,仅仅有希望
④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行动便失之于盲目
⑤没有抗争,便没有在痛苦中的最后冲刺,便可能一事无成
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四品 
A. ⑥②⑤①④③    B. ③①④②⑤⑥
C. ⑥①④②⑤③    D. ①②④⑤⑥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前文的四个词语,紧承的应是⑥句,①④②⑤四句依次对应,③与后文对应,所以选C。
5. 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 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漫画题要看画中的组件和细节、神态等。画中明月高悬,人凭桥看溪水东流;D项,今夕对明月;A项,不是柳树;B项,没有鸟,也不是山涧;C项,写的是梅花,所以只能选D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素未谋面,而心常慕仰。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是吾子丘山之恩,即保安铭镂之日。”
仲翔得书,深感之,即言于李将军,召为管记。未至而蛮贼转逼,李将军至姚州,与战破之。乘胜深入,蛮覆而败之。李身死军没,仲翔为虏。蛮夷利汉财物,其没落者,皆通音耗,令其家赎之。保安既至姚州,适值军没,迟留未返。而仲翔于蛮中,致书于保安曰:“永固无恙。顷辱书未报,值大军已发。深入贼庭,果逢挠败。吾今在厄,力屈计穷。而蛮俗没留,许亲族往赎,求绢千匹。愿足下早报吾伯父。宜以时到,得赎吾还。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唯望足下耳。”时元振已卒,保安乃为报,许赎仲翔。乃倾其家,置绢千匹,赎之。
(选自《新唐书•吴保安传》)
【注】元振:郭元振,唐朝名将,宰相。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帅师讨焉         帅:率领
B. 俾其薄俸也       俾:使,让
C. 蛮覆而败之       覆:遮盖
D. 殆非人也         殆:几乎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即堂兄弟的儿子。
B. 孤子:即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
C. 乡曲:思乡的曲子,如《杨柳曲》《梅花落》等。
D. 鞭弭:马鞭和弓;执鞭弭,意指在部队建功立业。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2)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9. 结合全文,概括两件感恩回报的事情。
【答案】6. C    7. C    
8. (1)郭仲翔很有才干能力,(李蒙)就任命他担任判官,把军中的事务交付给他。(2)郭仲翔在吴保安的坟墓旁亲自修了一座庐舍,穿孝服守丧三年,对吴保安一直感激不尽。    
9. 吴保安倾家赎回郭仲翔;郭仲翔厚葬吴保安并为之守丧三年。
【解析】
6. 试题分析:覆:翻转。
7. 试题分析:乡曲,即乡里。
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乡曲,即乡里。
8.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干用”译为“有才干”亦可;“庐”译为“建造了一座庐舍”亦可;“行服”译为“守孝”亦可;“德保安不已”译为“感激吴保安从未停止”也算对。
9. 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物象的特征的分析等,注意找到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参考译文:
吴保安字永固,是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县尉。他的同乡郭仲翔,是郭元振的侄子。郭仲翔很有才学,郭元振想帮他扬名并当官。
适逢南方的少数民族作乱,朝廷派李蒙为姚州都督,率领军队讨伐。李蒙出发前向郭元振辞行。郭元振于是引荐郭仲翔,对李蒙说:“(这是)我过世弟弟的孩子,还没有功名。你姑且带着他前往,如能杀敌立功,我在朝中担任官职,会引进推荐他,使他获得微薄的俸禄。”李蒙答应了。郭仲翔很有才干,(李蒙)就任命他担任判官,把军中的事务交付给他。
(郭仲翔)到达蜀地以后,吴保安寄信给他说:“有幸跟您同乡,却从来没有见过面,不过我心中一直很钦慕敬仰您。听说您是一个为别人的忧愁着急的人,如果不忘同乡的情分,突然给我特殊的眷顾,让我能够拿着马鞭和弓箭,在部队建功立业。这是您对我像大山一样的恩情,也是我永志不忘的时刻。”
郭仲翔接到吴保安的信后,深有感触,就向李蒙将军进言,征召任用他作管记。(吴保安)还没报到敌人就反扑逼近,李蒙将军赶到姚州,与敌兵交战,打败了他们。(又)乘胜深入追击,不料敌人翻转回来打败了他。李蒙将军战死,军队被消灭,郭仲翔也成了俘虏。蛮夷贪图汉人的财物,那些被俘虏的士兵,都让他们跟家里通信,让家人用财物赎回。吴保安赶到姚州,正好遇到军队战败,便滞留没能回去。郭仲翔被蛮夷关押期间,给吴保安写信说:“永固你近来还好吧。不久前承蒙接到你的来信还没来得及回复,恰逢军队已经出发。我们长驱直入敌阵,结果遭逢溃败。我现在身处困境,力气用尽毫无办法。蛮地的习惯是羁押拘留(俘虏),允许亲友来赎买,必须拿一千匹绢。请你早一点报告给我伯父。最好按时过来,能够赎我回去。能使我流亡的魂魄得到复归,死里逃生,唯有指望你了。当时郭元振已经去世,吴保安就回复他,答应赎买郭仲翔,于是他变卖了全部家产,凑足一千匹绢,赎回了郭仲翔。
接近二百天后,郭仲翔才回到姚州。他形体面容憔悴,几乎没有人样了。(这时)才与吴保安相互认识,两人边说边哭。郭仲翔回到家里,离开亲人已有十五年了。后来因为有功回到京城,被任命为蔚州录事参军,就将母亲接到蔚州。郭仲翔到蜀地寻访吴保安,可是吴保安与他的妻子都已经去世了。于是郭仲翔花尽家产二十万钱,厚葬了吴保安,还立了一块石碑刻字颂扬他的美德。郭仲翔在吴保安的坟旁亲自修了一座庐舍,穿孝服守丧三年,对吴保安一直感激不尽。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薛秀才南游
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注】草玄: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10. 请找出前三联中表明季节的词语。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作用?
11.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10. ①柳初凋、寒竹、秋雁;②渲染分别时的凄清氛围;烘托分别时的悲凉心境;表达惜别情感;烘托友人别后的孤单。    
11. 寓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想象薛秀才南游后可以淡泊势利,潜心著述,与白云青山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解析】
10. 试题分析:“表明季节的词语”要概括出意象“柳、竹、雁”的特征,答“作用”要结合“柳”“留”谐音“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借“秋雁”的南归答出“表达了对友人分别后的牵挂”。
11.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回答艺术效果,主要是“借景抒情”,答题时注意归纳景物的特征,人后分析情感。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此题注意从借景抒情的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风霜高洁,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5)顺风而呼,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博学而笃志,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8)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答案】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水落而石出者  (3)渺沧海之一粟  (4)汩余若将不及兮 (5)声非加疾也  (6)赢得仓皇北顾  (7)切问而近思  (8)岂因祸福避趋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