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2-04 22:14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弟文字,完成1~3题。
隋代上元节:百姓狂欢节
①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上的上元灯节楚一个最为独特的节日。从汉代起,平时严格“禁民夜行”的规定每至上元节时便有所宽疏。守卫宫城弟军将“执金吾”,在正月十五日夜.可破例弛禁“放夜”,允许一些官方和民间的习俗活动进行,“元宵不禁夜,自汉始”。这一做法后来被一直沿袭下去。因而,“金吾不禁夜”,是上元节独享的特殊待遇.这是很早即被官方趴可的一个节日。隋代的上元节,节日活动变得丰富并走向成熟,为后世的节俗奠定了形态。唐代的上元节假期为三夜,北宋刚延为五夜。皇帝还亲自主持观灯仪式,南宋时延为六夜,迨至明朝时,更延为十夜。。
②另外,上元节中全民广泛参与弟程度、节庆弟盛大规模,亦非其他节日可比拟。更重要的是,上元节是一个很特别弟大众百姓们可以肆意恣纵,欢腾戏虐,百无禁忌的日子,其勇气可嘉地颠覆着皇权专制时代的社会生活准则,在正统文化的挤压中,创作出一个平等、自由、欢乐、开放的真实而又虚幻的自我世界。大众狂欢的背后,潜藏着的是诸多的天性与本色,挑战与叛逆。节俗中的“男为女服”
,“男女混杂”,“无问贵贱”,以偷为戏等,无不是对传统礼仪准绳极大的背离与反讽。在这些出格越界行为的背后,跳跃的是被日常生活规范压制却渴求挣脱的生命本真。
③尤其是女子,在此中获得极大的身心自由,她们平时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束缚,行为收敛。此时却可借上元灯节之俗,“服靓妆”,打扮得光鲜漂壳,大大方方走出家门,与男子一样肆意尽欢。由于女性的加入和自主,因而一些美好的浪漫情事也由此发生。诸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的纯情相约以及“破镜重圆”的动人故事,都是在上元节这一特殊情境下而孕生的。
④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载,宋时,贵为高官之妇的司马光妇人在上元夜也妆扮一新,要出门观灯。守旧派司马光不太赞同,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他夫人答:“兼欲看游人。”可见在上元之夜,女子出游理直气壮,赏灯观人,都没什么不对,节俗所致,司马光也无可奈何。
⑤正是由于上元之夜的开放和狂诞,对多种欢乐行状的弛放,虽保守人士主张禁绝之声未断,但直到清代,元宵灯节依然以其健强的生命力,风光不减,欢闹如如故,大众也在一反常轨的嬉游放纵之中,舒展压抑和身心,获得越轨的愉悦与逾矩的欢乐,在人性的复苏与释放中,回归自我,润泽生命。
(摘编自《博览群书》)
1.下列不属于上元狂欢始终未被禁绝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大众在嬉游放纵之中,舒展了压抑和身心,获得了人性的复苏与释放。
B.上元夜开放狂诞,多种欢乐行状得到驰放,百姓可以欢腾戏虐,百无禁忌。
C.上元灯节群众参与广泛,规模盛大,是很早就被官方认可的一个节日。
D.上元夜肆意恣纵的背后,潜藏着的是诸多的天性与本色,挑战与叛逆。
2.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是由于上元夜女性的加入和自主,才孕育了文学作品中许多美好动人、浪漫纯情的故事。
B.汉代上元夜期间,允许各种官方和民间的习俗活动进行,女子也可以像男子一样肆意尽欢。
C.隋代上元灯节活动丰富并走向成熟,为后世的节俗奠定了形态,并对后世产生了长远影响。
D.上元夜弛禁“放夜”的做法能一直沿袭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对百姓自由、平等的关心和重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元节中民众参与的程度、节庆的盛大规模,肆意狂欢的程度均非其他节日可比。
B.汉以后各朝都例行宵禁,遇重大节日则特许“放夜”,这并非上元节独享的待遇。
C.封建时代女性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束缚,不可以随意“服靓妆”,更不可随便出门。
D.司马光的夫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出门观灯,说明上元节俗已基本得到社会认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①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②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③“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④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⑤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⑥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⑦“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⑧“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⑨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⑩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11胡安重新看了以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吓绳索。“很软”。他想。
12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13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14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15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16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17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
18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19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20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译林》2010年第2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B.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结尾两段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C.作者在小说第1314段交代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动因,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胡安喜欢幻想的性格,是为了展现胡安的行为很怪异。
D.小说中的“绳索”象征意义丰富,既象征着成人缺失的童年好奇本能,也象征着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
5.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条绳索”的探究与追寻,展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
6.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悠悠敦煌情
------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
常沙娜,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亲敦煌学奠基人之一、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曹可凡:你好!我特别想知道您的名字,当时父亲给您取的时候有些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常沙娜:因为我出生在法国里昂,里昂有条河,法语La Saone,中文就是沙娜。后来好多人很奇怪,说常书鸿挺逗的,给女儿起了一个沙漠的沙,我就成了一个沙漠里婀娜多姿的女子了。
曹可凡:所有我觉得可能人一生冥冥当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您印象当中您父亲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要做敦煌的守护人的呢?
常沙娜:因为他在巴黎塞纳河边的书摊子发现了一本书,就是伯希和在莫高窟考古调查后,用掠走的东西出了一本《敦煌石窟艺术》。他看得很惊讶,说他整天崇敬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艺术,却不懂我们中国的艺术,数典忘祖。他说他是中国人,一定、一定要去敦煌去看看现状。
曹可凡:常书鸿先生第一次踏上敦煌那块宝地是哪一年?
常沙娜:那是43年。我们坐了一个月的汽车,从重庆一直到甘肃,从秋天一直住到冬天。到了敦煌第一顿饭吃的是一碗面,一碗醋,一碗盐。爸爸说今天也来不及了,明天给你吃涮羊肉吧。他一直这样乐观。
曹可凡:那时候做研究,做保护都要做什么?
常沙娜:第一要除沙。要在莫高窟上面要盖一层短墙就是把那沙给拦住,因为那个地方流沙很快就能把洞埋起来。后来我父亲归纳了三个临摹办法,一个是客观临摹,第二种是复原临摹,第三种是整理临摹。他要求研究所都要采用整理临摹,不能随便复原临摹,如非必要也不要客观临摹。
曹可凡:据说1945年的父女画展很轰动。
常沙娜:当时很轰动,因为没想到常书鸿带的女儿也画了那么多画。我去美国的机会就这么来的。有一位犹太人叶丽华对我爸爸说你女儿画得真棒,但是你不能让她永久呆在沙漠戈壁滩上。她说可以带我到美国去看看。
曹可凡:为什么你在美国呆了两年就回来了?
常沙娜:当时在美国留学生大家都在讲中国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而且把家信念一念。国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美同学大家见面就说什么时候回国,就成了一个回国的高潮。我为了回国买票,就半工半读,到陶瓷厂拉坯上釉。
曹可凡:听说您回国之后因为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看中国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改变了您的自己的人生道路。
常沙娜:是的。当时我父亲高新的很,在敦煌待了那么多年,临摹了上百件的东西都没有展示过。我父亲告诉我梁思成林徽因先生都很重视这个展览,他们看的激动。之后梁先生和林先生就让我到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助教。林先生讲我们要抢救工艺美术,现在最需要抢救的是景蓝。我们就搞了一些新的设计,适合现代生活。52年搞了一批亚太和平会议的国家礼品,景泰蓝盘子上设计和平鸽,她说我们不要毕加索的鸽子,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鸽子,我就把敦煌壁画里的鸽子组合在一起了。
曹可凡:您也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是吧?
常沙娜:我参加了。我有一些童子功,就是在敦煌形成的。我画了上百个方案,最后选定了我的一个方案,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和外立面,这个现在还在。我搞的那个方案图案是莲花瓣,它组合以后很好看。但是工程师跟我讲设计很好看,但是设计要跟功能相结合。我没有想到要把照明、通风口跟图案结合。这个给我的启示太大了,这决定了我后来这一辈子我从事设计的宗旨。
曹可凡:您其实是设有学历的,后来做了中央工艺美院院长……
常沙娜:是,我一辈子是没有学历的学业.但是我是实在在的,是尽力的,是为了我要做的事情而实实在在的,要学我父亲的“杭铁头”的精神,要把事情做好,做完。
    (摘编自《可凡倾听), 2017年10月21日)
【注】“杭铁头”,杭州人。
7.下列关于本篇访谈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篇访谈以“常沙娜”名字由来切入,这样提问拉近了双方距离,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
B.本篇访谈主体部分有时直接提问,明确集中;有时陈述事实,给受访者制造表达空间。
C.本篇访谈围绕“敦煌情”展开,所有问题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体现卓越的访谈技巧。
D.本篇访谈语言体现了对受访者常沙娜的尊重,平实、口语化,自然亲切,符合访谈基本要求。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常书鸿先生当年回国扎根敦煌,体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后来常沙娜从美国回国也基于这样的爱国情怀。
B. 犹太人叶丽华对常沙娜非常欣赏,并热情的邀她出同深造,因为她欣赏常沙娜绘画造诣,也热爱_充满魅力的敦煌艺术。
C. 常沙娜在梁思成林徽因的指导下对景泰蓝进行抢救,不仅抢救了工艺,,还没计了适合现代生活的用品,有一些设计品成了国家礼品。
D. 常沙娜的设计美观,但实用性差,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常沙娜修改后的设计,最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之一。
E.常沙娜的“杭铁头精神”,是指为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实实在在,拼尽全力的精神,当年常书鸿先生扎根敦煌也展现着这种精神。
9.题目“悠悠敦煌情”体现在常沙娜人生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