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苏州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高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6-01 10:30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松,字汝茂,滁人。幼嗜学。尝辑古名臣章奏,慨然有用世志。登嘉靖八年进士,知东平州。设方略捕盗,民赖以安。
三十年秋,上边务事,谓:“去秋俺答掠兴、岚,即传箭征兵,克期深入。守臣皆谂闻之。而巡抚史道、总兵官王陛等备御无素。待其压境,始以求贡上闻。又阴致贿遗,令勿侵己分地,冀嫁祸他境。今山西之祸,实大同贻之。宜亟置重典,以厉诸镇。大同自兵变以来壮士多逃漠北为寇用今宜招使归有携畜产器械来者听其自有拊而用之皆劲旅也孰与弃之以资强敌哉 大同最敌冲,为镇巡者较诸边独难。今宜不拘资格,精择其人。丰给禄廪,使得收召猛士。又久其期,非十年不得代。彼必不为苟且旦夕计,又必稍宽文纲,非大干宪典,言官毋得轻劾,以坏其成功。又寇贪而好利,我诚不爱金帛。东赂黄、毛三卫以牵其左,西收亦不剌①遗种,予善地,以缀其右,使首尾掣曳,自相狼顾,则我可起承其敝,坐收全胜矣!”他所条析,咸切边计。帝嘉其忠恳,进秩左参政。
松疏上,当事者已恶其侵官。及迁擢,益忌之。不畀以兵柄,令于三关②听用,欲因以陷之。寇大入,抵太原。给事中冯良知遂劾松建言冒赏,无寸功。纪功科道官张尧年、王珩劾总兵官张达等,并论松虚议无补,遂斥为民,家居十余年。屡荐,辄报罢。
三十五年,起陕西参政,复条严保甲、均赋税数事。三迁江西左布政使,所部多盗,松奏设南昌、南丰、万安三营,遣将讨捕,以次削平。以会讨广东巨寇张琏及援闽破倭功,两赐银币。
居三年,召理部事。代郭朴为吏部尚书。奏言:“抚按举劾,往往失实,赏罚不当,人何所激劝?且巡抚岁终例有册,第属吏贤否,今皆寝阁,乞申饬其欺玩者。”帝嘉纳之。
松洁己好修,富经术,郁然有声望。晚主铨柄,以振拔淹滞为己任。甫七月,病卒。赠太子少保,谥恭肃。
(节选自《明史·胡松传》)
【注】①亦不剌:古部落名。②三关:泛指边关。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同自兵变以来/壮士多逃漠北为寇/用今宜招/使归有携畜产器械/来者听其自有拊/而用之/皆劲旅也/孰与弃之以资强敌哉/
B. 大同自兵变以来/壮士多逃漠北为寇用/今宜招使归/有携畜产器械/来者听其自有/拊而用之/皆劲旅也/孰与弃之以资强敌哉/
C. 大同自兵变以来/壮士多逃漠北为寇/用今宜招使归/有携畜产器械来者/听其自有/拊而用之/皆劲旅也/孰与弃之以资强敌哉/
D. 大同自兵变以来/壮士多逃漠北为寇用/今宜招使归/有携畜产器械来者/听其自有/拊而用之/皆劲旅也/孰与弃之以资强敌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箭,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起兵以传箭为号。文中指朝廷传令征兵以抗击侵扰。
B. 秩,俸禄,也指官员的品级。文中“进秩”指皇上奖赏胡松,为他增加俸禄。
C. 条,文中指“条陈”,下级向上级分条陈述事情、建议或意见。
D. 铨柄,文中指根据资格条件,选拔任用官吏、考核官吏的职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松进言边关要务,矛头直指镇守大同的官员,说他们面对敌情不仅不作防备,还贿赂敌寇借道大同侵袭其他地方。
B. 胡松认为大同是抗敌的最重要的地方,跟其他边关比,镇守此地更难,因此他认为必须不拘资格,精心选人去镇守。
C. 胡松抓住敌寇贪婪好利特点,建议用各种手段去贿赂他们,让他们首尾受制,互相戒备,这样就可以坐收其利了。
D. 胡松上疏引起了当事者的不满,后来接连有官员论列其罪,说他空谈于事无补,于是被贬为民,不被任用有十多年。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畀以兵柄,令于三关听用,欲因以陷之。
(2)抚按举劾,往往失实,赏罚不当,人何所激劝?
14.“恭肃”有忠诚守正、刚毅决断之意。请结合文中实例(不少于两例)分析胡松谥为“恭肃”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步入衡山
[南宋]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听到小溪那边有鸡鸣之声,推断应有人家,这是以倒装手法起笔,写入山见闻。
B. 颔联想象奇特,比喻贴切,尤其以“凤尾”形容露出地面的满山“竹笋”,美感十足。
C. 颈联写乌云缭绕如瘴气,雨小如丝,但山道并不因此而泥泞,以此可知诗人游兴不减。
D. 全诗紧扣题目落笔,脉络清晰,前三联可谓移步换景,写衡山之景,最后以感慨收束。
16.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好马为喻,从反面论证了坚持下去才能够获得成功的道理。
(2)《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秦论》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常常描写水天相接之景象,寄寓或喜或悲的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描写了这样的胜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熟知的典故“一苇渡江”, ,影响甚广,一直是中国文学作品中 的题材。它赞颂一种所凭借者微,所承载者大,勇猛精进、 的开拓担当精神;它告诉世人,只要有决心,一苇也可以渡过大江。
距今九百多年前,有一位文豪,也曾在长江之上天水之间“一苇横江”,他就是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东坡被贬黄州,因为心中 ,与朋友来到长江泛舟遣怀。( )当是时,月白风清,江天一色,孤舟如苇,凭虚凌空,苏轼在万顷水波中纵情恣意,在烟波浩淼中随性自由,在浩瀚江天中遗世独立,颇有一种任情放诞的魏晋遗风。于是感叹人生如“蜉蝣天地,沧海一粟”,生发“吾生须臾,长江无穷”之悲。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熟能详 喜闻乐见 坚贞不屈 郁郁寡欢
B. 流传千古 脍炙人口 坚忍不拔 怏怏不乐
C. 耳熟能详 脍炙人口 坚贞不屈 怏怏不乐
D. 流传千古 喜闻乐见 坚忍不拔 郁郁寡欢
19. 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而苏轼没有折芦化舟的法力,却能将小船比作一叶芦苇,因为在烟波浩淼的水中,更易体会自己如一叶芦苇般渺小。
B. 因而苏轼没有折芦化舟的法力,却能将小船比作一叶芦苇,也许在烟波浩淼的水中,更易体会自己如一叶芦苇般渺小。
C. 只是苏轼没有折芦化舟的法力,而是将小船比作一叶芦苇,也许在烟波浩淼的水中,更易体会自己如一叶芦苇般渺小。
D. 只是苏轼没有折芦化舟的法力,而是将小船比作一叶芦苇,因为在烟波浩淼的水中,更易体会自己如一叶芦苇般渺小。
20. 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 。观众不是坐在观众席上,而是起身随戏剧中人物行走互动,身份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获得全然不同的欣赏体验。沉浸式概念拓展到展览里,一方面带来多媒体、虚拟现实、三维实境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展示相结合的风潮, ② ;另一方面带来主办方与观众互动关系的思辨, ③ 。
沉浸式展览乘“国潮”之风,以别样的方式沟通古今。这一产业站在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的文化宝库上,驾驭沉浸式概念,把握“黑科技”、数字艺术等科技手段,摸索中国文化和传统与当下潮流融合,刷新时尚都市生活,挑战文化变革表达。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驾驭沉浸式概念,把握“黑科技”、数字艺术等科技手段,摸索中国文化和传统与当下潮流融合,挑战文化变革表达,刷新时尚都市生活。
B. 把握“黑科技”、数字艺术等科技手段,驾驭沉浸式概念,摸索中国文化和传统与当下潮流融合,刷新时尚都市生活,挑战文化变革表达
C. 把握“黑科技”、数字艺术等科技手段,驾驭沉浸式概念,摸索中国文化和传统与当下潮流融合之路,刷新时尚都市生活,挑战文化变革表达。
D. 驾驭沉浸式概念,把握“黑科技”、数字艺术等科技手段,摸索中国文化和传统与当下潮流融合之路,挑战文化变革表达,刷新时尚都市生活。
22.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同学的爸爸骑车带十一岁的小华去买东西,回来之后小华对着自己爸妈一通痛斥:“他太不像话了!居然带着我横断!他一点都不遵守规则!而且骑得非常快!非常危险!”
小华妈妈和三五个朋友去买东西,图省事直接跨过了马路,小华踩着滑板车气咻咻地过来:“我就知道你们会乱穿马路!所以我又倒回来看你们!回去回去!重新走斑马线。”
“我们回去,不是又要横穿一次吗?”小华:“就是要回去!就是要重新走斑马线。”
孩子的心地往往纯洁无瑕,古人谓之“赤子之心”。如果成年人拥有这样的品质,人们常称之为“不失赤子之心”。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悟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②写一篇评论,给校报“进德修业”栏目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择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