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丹东市 2021-2022学年度(下)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7-22 17:3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武王谓甘茂①曰:“寡人欲车通.三川.②,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
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
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 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
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实为郡。
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
天下不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
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③之怨也。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其母惧,投杼逾墙而
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
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果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
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
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
于内,而公仲侈以韩穷我于外,是无伐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 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 秦策二》,有改动)
【注】①甘茂,楚国下蔡人,秦惠王时至秦为将,秦武王时任左丞相。②三川,韩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
南,灵宝以东,此处指宜阳。③公仲侈,韩国相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
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B.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
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C.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
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D.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
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通三川,指秦武王欲开辟一条能够行车通往三川的道路,是攻打三川的委婉说法。B.“今王倍数险”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两句中“倍”字含义不同。C.再拜,指再次拜谢,古代一种隆重礼节,用于表达敬意,一般向尊贵之人施再拜礼。D.曾子,即曾参,文中甘茂借“曾子杀人”一事说明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道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王欲出兵攻打韩国,命甘茂与向寿前往魏国结盟。甘茂至魏后让向寿归告武王:
已与魏结盟,但希望不要攻打韩国。
B.张仪帮助秦惠王攻取巴、蜀、河西、上庸等地之后,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认为是张仪
做得更多,反而都称颂是先王贤明。
C.曾参的母亲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但因为不断有人前来报信,才最终相
信并惊恐万分地“投杼逾墙”而逃。
D.甘茂久攻宜阳不下,樗里疾和公孙衍对此有异议,武王虽有动摇,最终仍派甘茂继
续攻打,也算知人善任,言而有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4分)
(2)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4分)
14.甘茂起初为何不想攻打三川?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洞仙歌
戴复古①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是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
着我。 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②,旋簇着③、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一生未入仕途,生活清苦。②团栾,此处指圆桌。③旋簇着,很快地铺设着。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头三句描写了卖花人挑着初开的黄菊边走边叫卖的情景,在卖花声中点明了
季节,落笔自然。
B.上阙先写重阳街市繁华热闹美景,转而自叹身世飘零,一个“奈”字,活画出词人
无可奈何的心境。
C.下阙开头三句直言乡思,“枉把”二字照应上片“奈”字,表达了词人乡愁客怨难
以排解的无奈之情。
D.下阙写词人喝酒、点唱等,心情转入欢快,“小阁”“团栾”“蔬果”的描写,再现
了宋代的酒肆风光。
16.这首词语言亲切自然,请简要分析本词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登临远眺,直接抒情,表明凭吊六朝古迹,不过是空发
兴亡感慨的两句是:“ , 。”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开篇,以“木固其根”“水浚其源”比况,阐述“ ,
”的道理,喻巧而理至。
(3)《六国论》中,苏洵指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的错误在于“ ”,最终误
人害己。而“ ”,没有援助,“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是不得已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如今在圆明园或者良渚遗址公园游览,看到的不再是残垣断壁,空旷一片。游客可以
通过增强现实(AR)眼镜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在圆明园看到复原的海晏堂、正在喷水的十二兽首;在良渚遗址公园看到 5000 年前的部落首领正在莫角山高地上 ① 地审视
他的都城,畅想子孙后代乃至千秋百代的未来。”2022 年 6 月 10 日,在甘肃兰州举办的第
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上,专家学者结合最新科研进展与成果开展了广泛学术交流。
“没有高科技的手段,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走不到今天。”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
吴健说,莫高窟的保护历经 70 年,科技 ② 。以备受关注的数字敦煌为例,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相遇交融中,敦煌艺术走出石窟、迈向世界的脚步更加“炫酷”。目前我国在文物
保护领域使用的设备与技术,都代表着当代文物保护的国际水平。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晓平的观点与吴健 ③ 。刘晓平介绍,科技在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的作用,就是把之前做不
到甚至想不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守护好本来,才能更好开拓未来。“十四五”期间,我国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文物
保护、研究和利用为需求,遵循文物科技发展规律,加大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加快技术攻关和应用的步伐。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并写出改后语言准确流畅的句子。修改时可
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目前, ① :一是从地面固定发射场发射,二是从空中发射,三是从海上平台发射。
地面发射场可以规模很大,设施齐全,可以发射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但易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限制了航天器的发射范围,难以满足各种类型航天器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从空中
发射和从海上平台发射运载火箭的方式。
从空中发射是用飞机将运载火箭运送到高空后,火箭在空中点火飞向预定轨道。采用这
种方式,飞机可以在不同地点的机场起飞,飞到地面上空任何地点发射, ②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地面辅助设备较少,发射操作简单,易于解决发射时的安全问题;载机相当于
运载火箭的基础级,能提高运载火箭本身的运载能力,同对等的从地面发射的运载火箭相比,运载能力几乎可以提高一倍。由此可见, ③ 。
同样可以灵活选择发射地点的海上平台发射也具有火箭落区选择范围较大、发射轨道设计所受限制相对较小、发射地区的安全及污染问题可降到最小程度等多种优势。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写五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
不得改变原意。(5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双减”政策出台后,新东方深陷困境,如何转型备受关注。去年年底,俞敏洪宣布成
立农副产品带货平台“东方甄选”,在当时饱受质疑,多数人认为从教培转型直播、从教师转岗主播跨度太大。经历半年蛰伏,一场另辟蹊径的双语直播带火了东方甄选:新东方老师
董宇辉边卖货边教英文,直播时,成语典故信手拈来,传统文化与生活哲理无缝链接……把
货品售卖和知识输出结合,开启了直播界的知识付费模式,一月内,累计观看人数3.76亿。人们感佩新东方的断腕转型,感叹直播带货可以如此有文化,感慨“腹有诗书气自华”
也可以用在带货主播身上。原来有这么多人,希望在买完大米之后,还能聊聊杜甫、苏东坡,聊聊苏格拉底、莎士比亚,或者一起想象阿拉斯加的鳕鱼,到底是不是正跃出水面……
上述文字给成长中的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