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西省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4-01 09:45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君子守国安民,足用保民,是谓至公耳。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臣愿固辞。”庄王从之,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雠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雠也。”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
B.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
C.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
D.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两句中的“治”字含义不相同。
B.“臣愿固辞”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相同。
C.“羔见咎犯而谢之曰”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D.“相与作歌”与“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两句中的“相与”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楚共王的胸怀眼界还不够大,还局限在楚国人的范围,不算“大公”,真正的大公无私没有国域界限。
B.虞丘子德才兼备足以胜任令尹之职,但为了楚国强大,他举荐孙叔敖代替自己,并为孙叔敖的公而忘私倍感高兴。
C.咎犯心胸宽广,一心为公,在国家需要人才时,举贤不避仇,放下私人恩怨举荐了虞子羔,两人也因此冰释前嫌。
D.令尹子文公私分明,大义灭亲。廷理执法不公,他愤而斥责,要求廷理秉公执法处罚自己的族人,受到百姓赞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
(2)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②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诗写于1247年。1243年元好问应元邀请,出使燕京,与张纬文相聚,是冬,离京回忻州。元好问,金末至元朝时期诗人,金亡后不仕。张纬,字纬文,号愚斋,诗人好友。②燕市,燕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抒胸臆,既表达出收到老友书信后暂且可以缓解愁怀的且惊且喜心态,又感慨自己华年已逝,深沉而抑郁地倾诉作者满怀的离情别思。
B.颔联写昔日与好友在燕京的短暂欢聚,如今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诗人独自吟诵杜甫的诗篇,通过今昔的对比,具体地写出了二人之间山川难隔的高情厚谊。
C.颈联写随着时间推移,世态流变,青年男女穿红戴绿一片欢乐景象。既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情景的描述,更是诗人自宽自慰豁达洒脱心静的流露。
D.全诗虚实结合以诗人主观视角的转换来描述和抒怀,首联起笔扣题写对友人的怀思,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尾联抒写发自肺腑的真情。
15.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抒情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用“粟粒”作为比较对象,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大。
(3)《蒹葭》中写追寻伊人,可道路高险难以攀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年卫生 红色传承》这本书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再三斟酌,最终遴选出建党百年来,为我党领导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116位优秀代表人物,讲述他们敬佑生命、______的事迹,弘扬他们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发扬百年来医疗卫生界大医精诚、______的优良杏林传统。这些医疗领域的翘楚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通过呵护人民的健康,为百年来逐楚复兴的伟业______,为乘风破浪的红船保驾护航。他们的共同之处,不仅在于学识渊博、医术精湛,而且在于奖掖后学、甘为人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些人的无私奉献,才铸就了中国医疗卫生界今日的辉煌。
17.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分析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是多源的, ① ,西辽河上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等地区在史前时期也都孕育了发达的文明。但到夏代时,其他地区的文明相继衰落,只有中原文明一枝独秀,成为连续发展的文明。 ② ,但优越的地理位置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因为中原文明位居几大文明的中心,容易与周边地区产生互动和交流,发挥“边缘效应”的优势,吸收其他地区文明中的先进因素。
“边缘效应”原本是一个景观生态学概念,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时,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边缘效应带群落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其生产力相对较高;边缘效应 ③ ,以和谐共生结束,从而使得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边缘效应”对群落景观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人类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边缘效应”同样运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边缘效应”原是景观生态学概念,却能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请参考“边缘效应”的最初定义简述中华文明的“边缘效应”现象。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八、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各尽其妙。譬如一个“享”字,诗人们就用不同的诗句传达了不同的心声。白居易《山下宿》中“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抒写了个人“独享”的情致;杜甫《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道出了与人“分享”的乐趣;蔡襄《上元应制》中“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寄寓了与民“共享”乐事的情怀。
独享、分享、共享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选取的不同生活方式,也是面对世事体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