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10-06 14:47
参考答案
1.D 2.A 3.D
4.①类比论证。以雕塑大师雕刻作品剔除多余物,类比作品的省略或“留白”就是一个剔除多余物、使作品产生张力的过程。②引用论证(或“引证法”)。引用老子关于器物的“有”“无”的论述,论证作家的作品中的“无”,即省略或“留白”的作用。③比喻论证(或“喻证法”)。将作家的作品喻为“器”,将有用的部分喻为“无”,论证省略或“留白”恰恰有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东西的作用。
5.甲组示例:
①语言有张力,无声胜有声。《荷花淀》以平时的对话反映出青年妇女深挚的爱夫之情,唯美的环境描写与战争形成尖锐的艺术冲突,引导读者在语言的张力中深思小说主题。②人物有张力,无形胜有形。《百合花》中,“通讯员”是一个还没有体验过爱情甜蜜的年轻小伙,“新媳妇”是一个刚结婚处于甜蜜幸福中的人物,但“通讯员”的牺牲,使二者反差更强,人物内在的情感张力得以扩大。③情节有张力,无情胜有情。《祝福》中写“我”和祥林嫂的偶遇,并以“我”的视角写她未老先衰的面貌,为后买你写她的凄苦经历埋下伏笔,形成情节的张力。
乙组示例:
①《哦,香雪》一文以山村姑娘们的呼喊“哦,香雪!香雪!”为结尾,言简意赅,留白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彰显出小说的无尽张力。②欢呼声既是对走出大山的期盼,也是对香雪不畏艰险、敢于争取的赞美和期待,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强了本文结尾的抒情作用,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无限张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不可言表”表述错误,由原文“要将它明确表达和总结出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可知,可以明确表达和总结,只是有一定难度,并非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B.“小说家创作的过程就是追求语言创新,从而体现语言具有张力的过程”错误。原文说到“每一次写作,都是在创造性地重构语言的张力”。
C.“只局限”过于绝对。由原文“有时并非故事全部,而是故事中的某个精彩情节”可知,选项将偶然当成了必然。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小说张力的存在与否则和人们是否对其进行阅读有关”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任何小说都有张力”可做出判断,而原文“打开小说阅读,沉睡的小说生命才能被唤起,进入复苏和觉醒状态,在阅读过程中渐次呈现它的张力”,只是说小说只要被阅读,其张力就会显现出来,并不是说小说不被阅读就没有张力。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以作家认知为基础的能力”表述不当,原文“不光是作家的认知,更是一种能力”,只是说了这种技巧的两种内涵,并没有强调这二者的具体关系。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正如一个雕塑大师完成一件作品,着手之前,已经清楚地知道雕出来的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剔除多余的部分”可知,以雕塑大师雕刻作品剔除多余物,类比作品的省略或“留白”就是一个剔除多余物、使作品产生张力的过程。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
由原文“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作家的作品是‘器’,有用的部分恰恰是无’,也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文字背后的东西”可知,引用老子关于器物的“有”“无”的论述,论证作家的作品中的“无”,即省略或“留白”的作用。运用了引用论证(或“引证法”)。
由原文“所有艺术品,都来自对多余物的有效剔除”可知,将作家的作品喻为“器”,将有用的部分喻为“无”,论证省略或“留白”恰恰有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东西的作用。运用了比喻论证(或“喻证法”)。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甲组示例:
由原文“语言赋能于人物和叙事,文学性、艺术性、口语化是小说语言的基本要求,其中心价值就是语言的张力”“而文学研究者在探索小说文本的时候,就是在具有强劲张力的语言中去寻找小说的内蕴和主旨,发掘人物的性格和灵魂深处的奥秘”可知,语言有张力,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荷花淀》并没有具体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描写了白洋淀地区优美的环境,以及在这样唯美环境中生活的那些女性,通过平时的对话反映出青年妇女深挚的爱夫之情,也使唯美的环境描写与战争形成尖锐的艺术冲突,引导读者在语言的张力中深思小说主题。
由原文“小说中的各色人等都要在叙事伦理和性格逻辑的统领下各居其位,各得其所,由此生成与人物自身相符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让人物群像共同作用于小说的整体,服务于小说的全部”可知,人物有张力,达到无形胜有形的效果。《百合花》中塑造了一个“通讯员”的形象,这个通讯员很年轻,还没有体验过爱情甜蜜。还塑造了一个“新媳妇”的形象,这个新媳妇刚刚结婚,还出在甜蜜幸福中。最后“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用自己崭新的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通讯员”的身上,“通讯员”的牺牲,使二者反差更强,人物内在的情感张力得以扩大。
由原文“每一个情节都在为下一个情节提供叙事动力,有序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和走向”“小说的张力就是推动故事的发动机”“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情节,都蕴含着丰沛的艺术张力,延展性强,既有横向开掘的宽度,又有纵向探寻的深度,它们像珠宝一样镶嵌在小说的故事当中,闪耀着匠心独运的艺术灵光。而读者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都是在这些情节中获取的”可知,情节有张力,达到无情胜有情的效果。《祝福》开篇写到“我”在祝福的时候回到了鲁镇,见到了祥林嫂,而此时的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文中以“我”的视角写她未老先衰的面貌,为后买你写她的凄苦经历埋下伏笔,形成情节的张力。
乙组示例:
由原文“省略或‘留白’,就是‘剔除’,可以使作品更具张力。这也正是一部作品的价值所在”可知,留白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哦,香雪》一文以山村姑娘们的呼喊“哦,香雪!香雪!”为结尾,言简意赅,留白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彰显出小说的无尽张力。
由原文“作家的作品是‘器’,有用的部分恰恰是‘无’,也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文字背后的东西”可知,留白艺术能让人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东西。《哦,香雪》中结尾“哦,香雪!香雪!”的欢呼声既是对走出大山的期盼,也是对香雪不畏艰险、敢于争取的赞美和期待,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强了本文结尾的抒情作用,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无限张力。
6.A 7.D
8.画横线句的潜台词有:①“我”曾经年轻漂亮,本该有很好的生活与前途,但因“你”(聂赫留朵夫)的始乱终弃,“我”为生活所迫堕落为妓女,命途坎坷,“我”有什么好的呢?②“我”虽然深爱着“你”(聂赫留朵夫),但因为社会成见,“我”要是和“你”在一起就会辱没“你”的名声,就会拖累“你”。不能和自己深爱的人在一起,“我”又有什么好呢?这句话饱含了玛丝洛娃的无奈之情。
9.①去监狱的路上心情沉重。②到达监狱后为即将同玛丝洛娃见面而紧张。③见到玛丝洛娃后为没同她结婚,没能让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心情失望、沉重。④同玛丝洛娃交谈时害臊,而且感到惋惜,痛惜他从此失去了她。⑤和玛丝洛娃告别时的不舍。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见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是上层社会人物,便把他们带到办公室,非常热情地为他们服务”说法有误。结合原文“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借着门灯,瞧了瞧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执行命令,邀请这两位来访者跟他进去”可知,典狱长带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进去,是因为他们有通行证,典狱长只是在执行命令。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D.“小说侧面展现了西蒙松的优秀,所以玛丝洛娃选择和西蒙松在一起”分析有误。玛丝洛娃没有选择聂赫留朵夫,而是决定和西蒙松在一起,是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和地位,是自我的牺牲,这体现了玛丝洛娃的高尚。
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的能力。
潜台词,是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分析潜台词,应抓住每句话中强调的重点。
首先,从“反问句”这一句式特点来看,语句虽然说的是“我好”,但实际上表达的是“我并不好”的意思。结合《复活》全书中,玛丝洛娃的人生经历来看,她虽然一开始是个单纯美丽的女子,但因为年轻时的聂赫留朵夫的引诱与始乱终弃,玛丝洛娃并没有过上平安顺遂的人生,而是为生活所迫堕落为妓女,命途坎坷,甚至最终入狱,成为了人人鄙夷的人(也就是大多数人并不会认为“好”的人)。由此可知,句子的潜台词意义之一有:①“我”曾经年轻漂亮,本该有很好的生活与前途,但因“你”(聂赫留朵夫)的始乱终弃,“我”为生活所迫堕落为妓女,命途坎坷,“我”有什么好的呢?
一个人真正“好”,不仅体现在外在,更体现在内心的满足安定。而对玛丝洛娃而言,她心里仍然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和地位,她只能选择自我牺牲放弃与聂赫留朵夫在一起。这从她说的“没什么爱不爱的!那一套我并不在意。不过,西蒙松这人确实和别人不同”以及她“‘我们,’她说‘我们’两个字时对聂赫留朵夫瞅了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您为我出的力已经足够多了。要不是您……’她想说些什么,可是声音发抖了”的表现可以看出。
9.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情节,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能力。
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除了直接找出原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之外,还可以结合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举止等进行分析。
原文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天气变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正下得紧,将道路、房顶、树木、门前的台阶、车篷、马背等统统盖住了”为全文烘托了一种沉重阴暗的氛围,也衬托了聂赫留朵夫心情的沉重。而原文中“他一个人坐上自己的那辆四轮马车,感觉心情沉重,好像自己正要去履行一种不愉快的责任”,更可以看出对他心情沉重的直接描写。
而结合原文“聂赫留朵夫嘴里翻译着,脑子里并没想他们话里的意思。他为即将同卡秋莎见面而紧张”则可以看出,他在到达监狱后为即将同玛丝洛娃见面而紧张。
原文中,聂赫留朵夫一开始见到玛丝洛娃“接着是身穿囚服、包着头巾的卡秋莎”的反应“他一见卡秋莎,顿时心情沉重。‘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孩子,我要过人的日子。’当卡秋莎没有抬眼快步进房间时,聂赫留朵夫头脑里掠过这样的念头”,是因为他为自己年轻时的举动而后悔,为没同她结婚,没能让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心情沉重。
“‘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当确认玛丝洛娃最终选择西蒙后,内心是失望的。
此后,经过交谈后,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想,不禁感到害臊。他脸红了”“她说的正好是他刚才所想的,但现在他已不这样想,他的思想和感情已完全变了。他不仅感到害臊,而且感到惋惜,痛惜他从此失去了她”的反应,则展现了他同玛丝洛娃交谈时害臊,而且感到惋惜,痛惜他从此失去了她的心理。
最后,从聂赫留朵夫说的话“我不想和您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以及心理描写“但一想到要和他分别了,心里不免又难过起来”则可看出,他心中充满和玛丝洛娃告别时的不舍。
10.BDG 11.D 12.C
13.(1)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2)朝廷内外对您都抱以期望之心,正期望您受到重用,造福天下,怎么能容许您现在停下来呢? 14.①有的人功成名就后为了保全自身、远离灾祸而停止为官。
②有的人满足现状、讨厌骄傲、喜好谦虚而停止为官。
③有的人顺从自己的心愿、顺应生命的变化、安于自己的处境而停止为官。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但是如果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以及不考量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自己的官职相称而贸然前进的人太多了。然而这些都不是圣人所说的止。
“知进”与“不知退”构成相反的两种情况,用“而”相连,意思完整,应在“退”之后停顿,故B处断开;
“得”“失”两个为顺承关系,句意完整,在“患失”之后停顿,故D处断开;
“万万也”中“也”为句末语气词,且“然”表转折,一般置于句首,故G处断开。
故在BDG三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及虚词的含义用法的能力。
A.正确。“贷”,宽容、宽恕。/推卸。句意:但也不会因此宽恕他。/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
B.正确。“安”,哪里。/安逸、安适。句意:哪里能够得到一处悠闲之地。/心境的平和自己感到安逸。
C.正确。“已”,与“而”连用,相当于“罢了”。/随后,不久。句意:是事理罢了。/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
D.错误。“之”,,代词,它。/动词,译为“向往、到、喜爱”,两个“之”字意思不同。句意:由此看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止的含义专指……”错误,原文是“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意思是止的含义不仅仅专指辞去禄位,闭门谢客,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避开俗世,没有烦恼。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唯……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唯植竹与菊”,翻译为“只种竹和菊”;“燕”,悠闲;“诚”,确实。
(2)“属望”,抱以期望之心;“方”,正;“膏泽”,造福;“容”,容许。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和归纳内容的能力。
由原文“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可知,有的人功成名就后为了保全自身、远离灾祸而停止为官。
由原文“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可知,有的人满足现状、讨厌骄傲、喜好谦虚而停止为官;
有原文“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可知,有的人顺从自己的心愿、顺应生命的变化、安于自己的处境而停止为官。
参考译文:
赵公管理九郡,追求简约清静。他的做事风格严厉却不猛烈,有人犯错,他总是以恻隐之心来处理,但也不会因此宽恕他。因此他的声名没有不知道的。他常常对同僚说:“近来不想再做官了,每年(因为为官)要奔波万余里地,在外宦游的日子我已经厌倦了!哪里能够得到一处悠闲之地,修建一座小小的斋院,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有一天他又对我说:“我已经想好斋名了。”他说出了自己想好的名字,说:“我已经六十岁了,官到三品,也是我人生中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了。用止斋这个名字可以吗?请你为我的书斋名写一篇文章。”我辞谢说:“您的精力还未衰退,朝廷内外对您都抱以期望之心,正期望您受到重用,造福天下,怎么能容许您现在停下来呢?况且我十分不才,怎敢接受您的命令?”赵公笑着说:“你言过其实了,到现在才辞官,对于我来说已是过错了,我怎敢还有其他的期望,来加重自己的过错?还是不要让我感到羞愧了。”我于是不敢再说什么,尽力为这个名字写一篇文章。
我说:“随时而止的含义很重要啊!止有两个含义:有止而止,行而止。止而止,是指该进的时候,必须进;该退的时候,必须退。像遇到不顺、危险的时候停下来,像遇到坎坷的时候退下来,这就是随时机而止。行而止,是说在做事的时候要清楚明白,要明白的,是事理罢了。如身为父亲,要尽力做到慈爱;身为儿子,要尽力做到孝道;身为国君,尽力做到施行仁政;身为人臣,尽力做到尊敬国君。这就是要适得其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因此应当退的时候就退,可以不耽误时机;做事要清楚道义,就能得到适当的安排。由此看来,止的含义,不仅仅专指辞去禄位,闭门谢客,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避开俗世,没有烦恼。历观前人对止的不同理解,有功成名就保全自身远离灾祸而停止为官的;有满足现状讨厌骄傲喜好谦虚而停止为官的;有顺从自己的心愿顺应生命的变化安于自己的处境而停止为官的,像汉代的留侯张良和疏广、疏受叔侄二人,以及晋代的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啊。这种停止为官的做法固然让人感到奇怪,但是如果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以及不考量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自己的官职相称而贸然前进的人太多了。然而这些都不是圣人所说的止,圣人所说的止是什么样的?想做官时就出来做官,不想为官就辞官回家;想做多久就做多久,想快速辞官就快速辞官,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是孔子啊。哎!能够明白随时而进随时而退的道理,大概只有圣人吧?孟子不说:自从有人类以来,从来没有过像孔子一样的圣人。他又说:至于我所希望的,那就是学习孔子。赵公如果想学习止的道义,希望把孔子作为学习的对象,那样也会让孟子感到满足。冒昧地写出这些文字作为《止斋记》。”
15.B
16.①“诙谐其表”是指作者把杜鹃人格化,通篇用责问杜鹃、开解杜鹃、嘲笑杜鹃的形式展开,构思新颖,幽默风趣。②“严肃其里”是指词人在与杜鹃的对话中寄寓了深沉严肃的情感和思考。末尾三句表现出词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反映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大主旨。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词人却并无思乡之意”分析错误,从下片“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可知,词人也思念家乡。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诙谐其表”是指作者把杜鹃人格化,通篇用责问杜鹃、开解杜鹃、嘲笑杜鹃的形式展开,构思新颖,幽默风趣。此词上片起笔三句,从杜鹃叫声的谐音“不如归去”展开联想,把杜鹃人格化,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单刀直入地责问杜鹃不以身作则——拼死叫别人回去而自己言“归”却不归。词人对杜鹃应当归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了形象的描述,使杜鹃无言以对,杜鹃似亦吐尽詈辞。指责杜鹃对别人“抵死催归”,而自己该归、能归却不归的无理,从而反衬词人自己催其归而暂不归的合理性,为下文点题埋下伏笔。
②“严肃其里”是指词人在与杜鹃的对话中寄寓了深沉严肃的情感和思考。换头三句承上文杜鹃“血洒芳枝”的断肠思故园而对杜鹃加以劝诫:不要因国家的兴亡而悲伤。借此引出词人对人生的看法:国家兴亡是常事,富贵不久长也是常事,因此绝对不能为国家的衰败,人人失去富贵荣华而忧伤。为使自己的见解有根有据,“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四句中,词人还把一度称雄于蜀地并作出了贡献的诸葛亮、公孙述与蜀地的锦江、玉山相比较,阐明江山永存,人生却是短暂的。即客观事物的发展有着它自己的内在规律,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凡事都应该从积极方面去考虑,具体来说应着眼于为国家多作贡献。这就是词人借告诫杜鹃而对人生所持的积极态度,表现词人乐观、进取的精神。因此,“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三句中,词人以自豪的口吻嘲弄杜鹃太不自爱,不理解词人的“行藏”却要一个劲地“催归”,可笑而白费心血,同时暗示词人坚决不归是要有一番作为的。最后词人遂乘势就个人进退行藏这一严肃的政治问题,引出结拍三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是不肯退隐,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要等为国建功立业后才回乡。从而呼应开头,点明题旨,表现出词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反映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大主旨。
17.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弩”“何”“寓”“曷”。
18.①浮光掠影;②来龙去脉;③触手可及
19.①运用拟人手法,将大地在地质运动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成是“雕塑着自己新的面容”,赋予大地以人的动作和情态,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②将“丹霞之奇观”比作地质运动之后的“正常剧目”,形象地展现了丹霞奇观形成的过程,化平淡为生动,引发读者的联想。
20.作者沿着宋代以来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发性。
21.甲:更在其文化底蕴
乙:进入诗性山水的层面
丙:读却一定要推敲叩问
22.D
【解析】
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根据语境“作品绝不是……介绍几则关于朱熹的逸闻”和后文“它要捕捉的是武夷山水的文化之魂”的描述,可以推断不是肤浅的介绍,而是深入的理解,应填的成语为“浮光掠影”。浮光掠影:形容印象不深刻,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也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
②处,根据后文“娓娓讲述……的关联,以及……的缘由”的描述,可以推断应该是详细的介绍说明,应填的成语“来龙去脉”。来龙去脉:原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③处,根据语境“资讯看似”和后文“却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人与自身及世界对话的通道”的提示,可以推断看似容易得到的意思,应填的成语“触手可及”。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
19.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大地在沉降与隆起之间,在水与火的淬炼之中,雕塑着自己新的面容”,将地壳运动变化比拟成人雕塑自己的面容,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赋予大地以人的动作和情态,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岁月剥蚀造就的丹霞之奇观,只是那场壮阔运动的序幕之后的正常剧目”,将地理上的丹霞地貌比喻为“正常剧目”,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丹霞奇观形成的过程,使所描绘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化平淡为生动,引发读者的联想。
20.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数量词“一条”应放在“重要”前面;
二是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21.本题考查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甲处,根据前文“不仅在于险奇”和后文“真正能代表武夷山水文化底蕴的,非朱子文化莫属”等信息,可以推知迷人之处不仅在风景,更在文化,应填“更在其文化底蕴”。
乙处,根据前文“所谓诗性山水……的凝思和顿悟”“由山水而觉悟生命的智慧”等信息,可以推知上文才是由山水诗进入到哲思的过程,应填“进入诗性山水的层面”。
丙处,根据前文“风景不妨‘看’,山水却必须‘读’。看可以无所用心”和后文“这部作品就是一部推敲山水、叩问智慧、体察自然的人文山水笔记”等信息,可以推知看完之后的读就要用心读,推敲智慧,应填“读却一定要推敲叩问”。
22.本题考查运用词语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A.B.C修饰中心语,可以省略结构助词“的”。D.“的”如果删掉,语句不通,语意表达不明确。
2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试题所给的材料,首先依据现代文阅读中对于艺术品需要学会剔除多余物,从而展现最精华最本真的美这一点出发,由物及人,指出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不断地、及时有效地剔除“多余物”。材料从内容上看,分两部分:一是艺术品,必须有效剔除多余物才能生成,“都”字强调了“有效剔除多余物”的不可或缺性;二是当代青少年要想健康成长,同样需要“有效剔除‘多余物’”,“不断”强调了这一过程的持久性,“及时”强调了这一过程的“时效性”。这里的“多余物”可以是坏的、不健康的东西,也可以是特定阶段不重要、没有价值、对这一特定阶段的成长起反作用、产生负能量的东西。
综合材料看,本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有效剔除的“多余物”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效地剔除“多余物”?怎么才能保证有效性?这剔除过程的及时和持久应如何做到?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进式”行文思路从而保证结构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保证议论的深刻。
对此,写作时,可以顺着材料思路去写,首先联系现实,将“多余物“具象化:如坏习惯(懒散,拖延症,不专注……),垃圾情绪(不自信,自暴自弃,脆弱,易怒……),个性弱点(不坚定,不坚强,无主见……),前行的羁绊如诱惑等。然后指出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要学会果断舍弃多余与无意义的繁杂事务,抛却对物质的过分执念,才能活得简单。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思辨性分析,圆回自己的话题,比如可说明追求简单不是完全轻视或否定复杂,更不等同于“躺平”,作为新时代高中生,要在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投诸更多精力。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否定过度地“剔除”多余物,指出有些复杂的过程不能变“简单”,变简单会丧失意义,会失去隆重与壮美(例如精神追求等)。
立意:
1.抛却物质“多余物”,让生活变简单。
2.让“精神”丰满,让“物质”简单。
3.毋让“断舍离”风潮埋没“复杂”价值。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