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南京市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10-02 10:53
南京市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现,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空”,所以它“有”;"空"通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
材料二: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等,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一如李商隐词:“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
风风雨雨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诗境。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材料三:
众人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青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宝玉道:“有用 ‘泻玉'二字,则莫若 ‘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曲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艺术依照“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观,在艺术创作中为了使欣赏者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特别注重“虚”的创造。
B. 中国艺术推崇的“虚”在绘画、诗词、造园等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其中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
C. “静照”只有在断绝世务后才能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从而静观万象获得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诞生艺术的心灵。
D. 心灵内部的“空”比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为重要,它能产生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人格和艺术上的神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中西方美学观的比较,突出了“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
B. 材料二中引用苏东坡的诗句,论证“物象呈现灵魂生命”的观点,增强论证说服力。
C. 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证的中心都指向“空灵”,但是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
D. 中国戏曲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体现了“空”的艺术特点。
3. 下列选项,不符合“空灵”特点的一项是( )
A.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 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严羽《诗话》)
C.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计成《园冶》)
D.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姚鼐《登泰山记》)
4. 如果你是一位欣赏者,怎样才能做到“对物象造成距离”,获得美的享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
5. 材料三描绘的“大观园”景致具有空灵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的观点加以分析。
【答案】
1. A 2. B 3. D
4. ①要能通过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或:要能体会创造者营造“空”的匠心);②静观万象时要能放“空”心灵,淡泊精神,感受物象的灵魂生命。
5. ①大观园中曲折泻于石隙的“清流”创造出一个灵动的空间;②大观园中“沁芳亭”能收摄众景于一体,引领出一个虚空的世界;③大观园中“飞楼插空”“石磴穿云”等景致形成“隔”,使物象造成距离,创设了“空”的美境。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错,材料一“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并没有与绘画、诗词比较。
C.“‘静照’只有在断绝世务后才能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从而静观万象获得充实、内在、自由的生命”错,材料二“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说的是“静照的起点”,“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是说万物的状态。
D.“它能产生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人格和艺术上的神韵”错,材料二“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强调是“基本条件”,选项说法绝对。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论证‘物象呈现灵魂生命’的观点”错,材料二引用苏东坡的诗句是为了论证“万物静观皆自得”。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实写泰山山路冰滑,登山艰辛。而“空灵”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要忘我,放空心灵。本项不符合“空灵”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可知,要能通过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或:要能体会创造者营造“空”的匠心);
结合材料二“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可知,静观万象时要能放“空”心灵,淡泊精神,感受物象的灵魂生命。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和材料三“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可知,大观园中曲折泻于石隙的“清流”创造出一个灵动的空间;
结合材料一“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国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现”和材料三“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可知,大观园中“沁芳亭”能收摄众景于一体,引领出一个虚空的世界;
结合材料二“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和材料三“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青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可知,大观园中“飞楼插空”“石磴穿云”等景致形成“隔”,使物象造成距离,创设了“空”的美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记得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那年的秋末冬初。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那是一片遭受敌人严重践踏的地方。谁见过死去的村庄么?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叫,更没有鸡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一进去,人会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那个时候,那个地区,就尽是这样的“村庄”。部队在这样的地区作战,是相当艰苦的,要打仗,要行军,要挨饿。那一天,天还没透亮,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营部住在一个从前我们的村干部家里。这一家好像没有男丁,房里炕上,只有一个两岁光景的孩子。房东是个大嫂,呆板着脸,给我们开门、腾地方,是欢迎我们的,可是总不开口,似乎没有其他地区的老乡那样亲热。弄好了铺,我便和通信员商量:我们放倒头睡了,不吃东西不要紧;但是营长,他还要工作呢!无论如何,得设法给他弄点吃的来。我们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除了找群众想办法外,没有第二个办法可想。于是就决定去找那位不露笑脸的房东大嫂。不用说,这任务当然是我的。但是我找不到她,房里房外,屋前屋后,都没有她的影子,炕上那个孩子倒醒了,有气无力地哭着要娘,不用说,这又是我的任务了!于是我过去抱着她,哄着她,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大嫂来了。她见我在哄孩子,好像有点高兴,但不等我开口提出吃食的事,她先向我借个手电筒。我把电筒交给她,同时迅速地提出了问题。她听了,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不表示有,也不表示没有,只招手要我跟她走。
“大嫂,咱们上哪里?”我看她领我走出了大门。她也不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反正这一带都是我们的部队,我放放心心地跟她走。
“大嫂,你家大哥呢!”山东人一般称女人的丈夫叫大爷、大哥,我想和她攀谈攀谈。
她没有回答,还是用嘴向村外呶了呶。这时,东方已经露白,可望见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什么人也没有,只有村边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牺牲了。”大嫂撮起三个指头,在我面前摇了摇说:“一起七个。”
“什么时候?”我这时才看见她腰上束了一条麻绳。她没有回答,只是走,走过一盘石碾旁边的时候,她停下了,轻轻地用脚点了点碾旁的土地说:“在这里,上铡刀铡的。”
我看见,这块土地的颜色是黑褐色的,那是血。血,唯有血才能偿还。营长同志,你给我一枝枪吧!
“没有枪!”大嫂的脸仍是呆板的,好像总结似的说了一句,接着又喃喃地说:“咱们没有枪!没有,手榴弹也没有……”
她带我到一片被抢过、被践踏过的黄豆地里,我们打着手电筒,寻拣着掉落在地上的黄豆。拾了有两大把,捧回家,放在锅里炒,大嫂一边炒,一边呆呆地睨着自己的孩子。豆炒好了,喷香,大嫂把它盛进我们的茶缸,孩子微微张着嘴,满怀希望地看着娘,大嫂顿了顿,就用两个手指取出两颗豆子,放在孩子手里,然后拿到堂屋里,放在营长面前。营长大概也知道这家房东的事,他望着茶缸,久久地沉默着,最后,他把那孩子抱过来,放在自己腿上,然后把黄豆一颗一颗地排在桌上,摆成了二列横队。他和孩子说着笑着,把豆子当作敌人,他喊着口令:“出列!”“齐步走!”于是“一二一,一二一”黄豆便一颗颗地走进了孩子的小嘴。孩子的嘴跟不上了,她的牙还不能同时咬两颗豆子呢!她吐出一颗带着口水的“敌人”捏在手里,然后集中力量对付嘴里那一颗。
我从来也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小嘴,竟是这样的柔嫩,小红唇里面的一切都是粉色的,软软的,就连那几颗小小的乳牙,也是那样细软无力。咬一颗豆,都需要她全神贯注,用出了吃奶的力气。营长拿起“横队”前面的一颗大黄豆,还没塞进孩子的嘴,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的号声。天拂晓了,敌人的轰炸机嗡嗡地又出动了。村里的部队迅速地作了防空准备,能进屋的都进屋,不能进屋的马匹、物资,全部密密的插上树枝。
黄豆是黄豆,不是敌人。敌人,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就在前面,离我们只有三十里路,不!就在我们头顶上,他们有炸弹、机枪,有坦克、大炮,还有……铡刀。
营长听到号声,立即将孩子交给了我,把一颗已经“一二一”走出队来的豆子也交到我手上,然后,将卜壳枪转到胸前,出去了。通讯员立即挎上枪,跟在后面。孩子信赖地靠在我怀里,圆圆的小嘴,还在挪啊挪的扭动。她把豆子搬到左面牙上咬咬,又把它搬到右面咬咬,最后又把它搬回到左面,于是全神贯注,眼睛挤成一条缝,才咔嚓一声咬开了。我闻见些些黄豆夹着奶花的香味……敌机在上空盘旋,寻找着目标。
营长啊,亲爱的同志们,给我一枝枪吧!哪怕是一枝短枪也好,为了沂蒙山臂上的枪眼,为了碾旁那黑褐色的土地,更为了这花似的小嘴,为了幸福和理想,给我一枝枪吧!
(有删改)
文本二:
《百合花》是六千多字的短篇。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一个小插曲。人物两个:主要人物,十九岁的团部通讯员;次要人物,刚结婚的农村少妇。但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爱可敬的通讯员),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者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它的风格。
(选自茅盾《谈〈百合花〉》)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呆板”“不露笑脸”等神态表现了大嫂丧夫后的情绪,表面的麻木呆滞下凸显的是其内心的哀痛。
B. 孩子等待炒黄豆的场景与王愿坚《党费》中孩子抓腌豆角的场景相似,军民间的血水情真挚感人。
C. 作者以黄豆为“小道具”,围绕找黄豆、炒黄豆、吃黄豆展开情节,这让小说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D. 小说语言带有浓郁的抒情性,作者对“我”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刻画细致,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
7. 对文中营长喂孩子吃黄豆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营长把黄豆“摆成二列横队”“把豆子当作敌人”“喊着口令”等细节,契合人物身份和战争背景。
B. 作者通过营长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生动形象地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极富感染力。
C. 孩子努力而有策略地啃黄豆仿佛是另一场“战争”,作者以孩子天真的形象反衬现实战争的残酷。
D. 该场景与下文空袭警报响起时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在比较中强烈感受到和平安宁的珍贵。
8. 两处横线句都出现了“给我一支枪吧”的呼告,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其用意。
9. 文本二中茅盾先生对茹志鹃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风格的评价,是否也适用于文本一?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 D 7. B
8. ①第一处是“我”听房东大嫂陈述丈夫被敌人杀害时,“我”急需一枝枪来手刃仇敌,表达一名战士对战斗的渴望和对敌人的仇恨;
②第二处是在屋外敌机轰鸣时,“我”急需一枝枪来保护怀中的孩子,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9. 示例一:这个评价适合本文。①本文围绕“黄豆”展开,没有直接写正面战争的炮火,选材角度独特;②本文表现了“我”对枪与战士意义的思考,这在战争题材小说中显得独特;③本文善用细节描写,比如孩子努力啃咬黄豆的过程,文笔细腻,极富感染力。
示例二:这个评价不适合本文。①丈夫被敌人杀害后哀痛无助的大嫂,是战争题材小说中常见的百姓形象;②“我”宿营的村庄被战争破坏,环境凋敝,是战争中的典型环境;③“我”多次强烈呼唤武器,要求敌人血债血还,是战争题材小说常见的主题。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D.“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错误,作者对“我”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刻画细致,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呈现的是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不是浪漫主义风格特点。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B.“作者通过营长……心理等描写”错误,文中对营长的描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语句含意和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是“我看见,这块土地的颜色是黑褐色的,那是血。血,唯有血才能偿还。营长同志,你给我一枝枪吧!”,第一次呼告“给我一支枪吧”是在“我”听房东大嫂陈述丈夫被敌人残忍杀害时,此时“我”的内心极其愤怒,对残害我们同胞的敌人无比痛恨,所以急需一枝枪来手刃仇敌,让他们血债血偿,表达了一名战士对战斗的渴望和对敌人的痛恨。
第二处是“营长啊,亲爱的同志们,给我一枝枪吧!哪怕是一枝短枪也好,为了沂蒙山臂上的枪眼,为了碾旁那黑褐色的土地,更为了这花似的小嘴,为了幸福和理想,给我一枝枪吧!”,在这句话中“我”两次呼告“给我一枝枪吧”,这时的屋外“敌人的轰炸机嗡嗡地又出动了”,“我”想保护怀中弱小可爱的孩子,所以以呼告的方式来表达渴望得到一支枪的愿望,表达了“我”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9.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首先根据文本二概括茅盾先生对茹志鹃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风格评价:用简单的故事和人物表现宏大的战争主题,呈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特点。解答本题抓住这个根本点,就不会偏离题意。
示例一:这个评价适合本文。
从情节安排上看,本文围绕“黄豆”展开情节,用大量笔墨写了找豆子、炒豆子、吃豆子等一些故事情节,没有直接写正面战争炮火,没有展现战争场面的惨烈,和《百合花》一样,选材角度独特;
从主题上看,本文表现了“我”对枪与战士意义的思考,通过“我”请求得到一枝枪,渴望在战场上去为百姓复仇,表现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也是和《百合花》一致的,这在战争题材小说中显得独特;
从手法上看,本文善用细节描写,如“孩子信赖地靠在我怀里,圆圆的小嘴,还在挪啊挪的扭动。她把豆子搬到左面牙上咬咬,又把它搬到右面咬咬,最后又把它搬回到左面,于是全神贯注,眼睛挤成一条缝,才咔嚓一声咬开了。我闻见些些黄豆夹着奶花的香味……”,将孩子努力啃咬黄豆的过程描写得非常具体详细,文笔细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示例二:这个评价不适合本文。
从人物形象上看,小说中的大嫂哀痛无助,她的丈夫被敌人用铡刀杀害,她独自抚养年幼的孩子,像这样遭遇悲惨的人物形象,是战争题材小说中常见的百姓形象;
从环境上看,“我”宿营的村庄是被战争破坏过的,“那是一片遭受敌人严重践踏的地方。谁见过死去的村庄么?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叫,更没有鸡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一进去,人会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这种凋敝的环境是战争中的典型环境;
从主题上,“我”多次强烈呼唤“给我一枝枪吧”,“营长啊,亲爱的同志们,给我一枝枪吧!哪怕是一枝短枪也好,为了沂蒙山臂上的枪眼,为了碾旁那黑褐色的土地,更为了这花似的小嘴,为了幸福和理想,给我一枝枪吧”,表现了“我”渴望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希望用武器去为百姓报仇,要求敌人血债血还,这是战争题材小说常见的主题。




------分隔线----------------------------